几乎所有恶性案件背后都有组织的影子。

这些案件的犯人在经受审问的时大多数都不会逃开两个字——教唆。

更有甚者,犯罪计划都不是自己想出来的。

黑泽秀明闭上眼,仔细回想回国后发生的一切。

许多恶性案件的被害者与组织有利益冲突。

有曾经合作但半路想要退出的政员;也有和没完成组织交易而被仇人暗杀的人。

这些死者虽然大多死于仇杀,且动手的‘仇人’多半不是组织成员。但犯人都有被教唆或者经历巧合的痕迹。

他们一般不会直接供出教唆者的人,多半也没有见过教唆者。

很多杀人犯动手都是因为巧合。

可能是得到了合适的工具和药物,可能是不禁意间听到了被害者的劣迹和行程。

犯人心中的愤怒加上一点专业的安室就足以驱使他们完成凶杀,根本不需要有人在身边明着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组织通过“暗示”和“操控”复仇者,在这些案子之间巧妙周旋。导致这些案子每一个在细微之处都和组织有着微妙的关系。

但仅仅通过这点联系,警方根本无法通过单个案件察觉到组织在这些案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他们只会觉得那些案子充满了违和感,有什么不对,但却找不出哪里不对。

只有像他这样打量接触组织案件的警察和侦探,才有可能察觉出这些案件之间的联系。

就连他也是在经手十多个案件之后才发觉这些秘密。

黑泽秀明有些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

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他这一生中碰到的最庞大刺激的案件。

案件很难,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解开谜题,但却知道在解开之后注定会陷入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