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伏低身子继续道:“那些番薯,臣带了些;现在在殿外。”皇帝挥了挥手,门外候着的宫人将番薯带了进来。“宝玉说这番薯和土豆类似,吃起来口感上更偏甜一些。且番薯的饱腹感并不比土豆差。还有…还有…”
贾政的脸有些红,“这番薯还有些药用,可益气生津,宽肠胃,理气通便。”贾政说完将头埋得更低,在金銮殿上说这些字真是羞煞他的老脸了。
皇帝将番薯也分给了众朝臣们。自己也拿起了一块尝了尝味道,果然这番薯吃起来甘甜,熟的番薯肉比之土豆更绵软了。
皇帝吃完手里的番薯看着朝堂上的朝臣们,待其他人吃的差不多时出声道:“众爱卿觉得如何?”
众朝臣相互看了看,异口同声道:“臣等无异,愿遵圣上安排。”
皇帝今日的心情大好,没想到土豆和番薯竟让这些素日里只知迂回的老顽固们竟同了心;皇帝看了一眼贾政说道:“贾宝玉此番有功,赏!”
贾政代宝玉谢了恩典,心里也是唏嘘不已。他没想到他不看好宝玉种花种草,却未料到宝玉竟带给他如此多的惊喜。
贾政有些动摇了,也许宝玉坚持种植一道是正确的。
贾政想起宝玉先前同自己说的,那小小的孩童板着脸认真道:“要让天下的百姓有粮吃,且让整个国家再无饥荒。”贾政原以为是小孩子从哪儿学的大话。
可现在,贾政隐隐觉得,也许宝玉能做到。
宝玉可是他的儿子!贾政心里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无朝臣反对北静王一行之事就这么定下了。北境之地荒芜,粮食短缺;年年都是朝廷征收上来的粮食分一部分与北境。可看了林如海的折子,皇帝才知他呕心沥血为百姓着想征收的粮食就被他手下的官员贪污了。
这些人好得很。
此事刻不容缓,且圣上在北境一事之上又花足了精力;北静王也不似平日插科打诨糊弄过去而是毅然决然的接下了这道旨意。
退朝后,皇帝特留下北静王去了御书房商议此事才放行。
而周大人下了朝远远的跟在贾政身后,圣上当朝称赞宝玉对于贾政来说这不仅是他的骄傲也是贾府的荣誉。旁的有心的朝臣退朝后簇拥着贾政忙着道喜,而周大人一派素日同贾政对峙的则有些落寞的走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