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内剩余的学子经此事之后收了心,更是一心放在学业上再不敢升旁的心思。
一晃三五载过去了,宝玉的身量拔高了许多,宝玉也长成了个大孩子言行举止都变得稳重;但唯独在种植一事上还是同从前一样。
十岁那年宝玉便同贾政提了想搬出贾母住处单独住,贾政自是乐意的;贾母起先不同意但最后还是尊重了孙儿的意思。
宝玉也不在贾家的私塾上学,宝玉得圣上重视待年龄一到特赐宝玉入咸辉宫官学(1)。
贾政当时听得这一喜事,连着好几日乐得合不拢嘴。小宝玉一辈的贾兰更是将宝玉列为榜样要向宝玉看齐。
宝玉入了咸辉宫官学后,才发现咸辉宫官学的教习和贾府的私塾天差地别。
能在咸辉宫官学教学的老师官阶都在翰林之上,所讲授课业大多精辟,更甚是举一反三引经据典。
宝玉入了咸辉宫就像一块海绵落入大海中快乐的汲取知识,宝玉每日都安排的十分充实,早出晚归,同家里的几位姐妹相见也多是在每月学院放的休假。
有了咸辉宫的老师指导,宝玉也不必再在课后去寻贾政补课。看着儿子长大也成才了,贾政不知为何除了为宝玉感到骄傲之余还有一丝吃味。
宝玉长大后便再也没同他撒过娇。
想着小时候的小团子软软糯糯的唤他父亲,每每见了他都会扑进他怀里要贾政抱。
贾政越想越觉得宝玉这孩子长大了变得不讨喜了。
贾府外这几年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那吆喝的菜摊上摆满了各色蔬菜,其中红彤彤的番茄果是每日卖的最多的;还有品种丰富的绿叶菜。
而原本的瓜果的色泽长势都比以往要好许多。
此外,离贾府不远处立了一座馆;那牌匾上书着“多肉植物博物馆”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