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太妃的一句话,让甄家一夜间大半的妾室被扫地出门无路可去;留下的那些育有子嗣的看着那些被赶出府的也受了吓连甄府的大门也不敢出。

甄太妃本以为此举之后这事便揭过,可那些被赶出府的妾室一无去处。好点的被些瞧上眼的大户人家又收回府邸做姬妾,那运气差的便沦落到烟花地。

没料到此事在金陵竟多了无数艳谈,甄家的名声更臭了。

甄太妃这厢忙得焦头烂额,太上皇来寻她的次数减少就能得知甄家这段时日闹出来的事只怕早被有心人说与了太上皇知晓。

那些观火的人此时纷纷跳了出来一时甄家应接不暇,太上皇也流露出些许失望之色。甄家一面头疼的应对那些小官员们的弹劾,一面又要想法子解决太妃受冷落一事。

甄家乱成一团,甄太妃也恐惹太上皇怒不敢掺合朝堂和后宫之事;更甚是这段时日久入佛堂甚少在宫中走动。

甄家一事,贾家也有所耳闻。贾母后怕贾家也步上甄家后尘,再三叮嘱贾赦贾政二兄弟。尤是贾赦更是被贾母怒斥一番,责令其日后不可再纳新妾。那些已纳的愿跟着贾赦的,便规矩些留着。不愿的,贾母也妥善安置了人。

自此,贾府的丫鬟们都舒了口气日后不必再担心被贾赦瞧了去收做姨娘了。

贾母得知宝玉要去往平安州分享种植心得有些不舍宝玉,可圣命难违,且又有贾政同去也就作罢,帮着宝玉一同准备要带去的东西。

很快就到了二人出发的日子,贾母不放心又拉着贾政叮嘱一番,命其一定要护好宝玉安全。贾政哭笑不得到底宝玉是贾母的孩子还是他是。

宝玉是他的孩子,他自然会照顾的。贾母还再一个劲儿的念叨,贾政无奈道:“您儿子和您孙子一同去,母亲您心里光顾着孙子,我这个儿子都没您不知忘哪儿去了。”贾母听了啐道:“你多大,宝玉多大?宝玉再怎么优秀和你比起来也只是个孩子,我就这么一个命根似的孙子。我不护着他我护谁去。”贾政一听撇撇嘴却也没再说什么。

第二日一早,贾政带着宝玉离开了。

宝玉此次随贾政去并未带任何人。宝玉的几个丫鬟都留在贾府内,因着贾政在,几个丫鬟本想求宝玉带她们去也不敢开口。贾政同宝玉二人也都没注意到队伍里混进了一个小尾巴。

贾政在出发前收到了一份林如海寄来的信。

那信中写的正式林如海对平安州的了解。贾政看完后眉头皱的更深,这平安州当真是一点都不太平。

贾政现在就盼着能早点结束,快快带着宝玉离开那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