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胤礽听说后,亲自去承乾宫看望,还总在康熙耳边念叨,诸如“四弟怎么又病了”“四弟也不像如此体弱的人啊”“四弟的身子骨以前不是挺好的吗”等等。

说得多了,康熙心里难免重视起来,派遣太医越发殷勤,来看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如此,佟佳氏自是不好再做手脚,只能作罢。

康熙二十一年春,杂交水稻试点推行。二代稻种与初代稻种分区同时种植。同年夏,初代稻种田再次大丰收,二代稻种田却是良莠不齐,与初代稻种相差甚远。自此证明了胤礽先前的“猜论”。

九月。康熙将皇庄田地重新规制,调遣军队接管,外建防护围墙,专司每年杂交水稻制种之事。

庄内人员查三代筛选留用,广招擅农事者,不拘庄内庄外,家世清白都可报名。由孟吉祥几人亲自考核,择取优异者,组建制种团队。至此,大清农业研究实验所的雏形渐渐展露。

孟吉祥作为制种的主要负责人和教学老师,身份直线拔高,惹来不少眼红的目光。胤礽顺势询问孟吉祥自己的意愿,若是他想,即便是太监之身,胤礽也可以向康熙讨个恩典,给他个官职,就此在皇庄扎根。

孟吉祥拒绝了。

“奴才得到的都是殿下给的。外人都说奴才有本事,还有些人猜测殿下的稻种其实是奴才研制出来的。可奴才自己明白,这些全是殿下的功劳。奴才不过是运气好,得以被殿下挑中跟在您身边学习。奴才已是感激不尽。

“制种虽不容易,但只要心细谨慎,肯下苦功夫,总能学会。现在是因为杂交稻种刚刚面市,懂得人不多。等过个两三年,皇庄选进来的这批学会了,奴才便没了用武之地。

“就是目前这两三年,每年制种也不过那几个月。因此奴才想请殿下恩准,除这几个月去皇庄帮忙外,其余时间,仍回殿下身边伺候。”

胤礽见他主意已定,便答应了。

孟吉祥的决策还挺聪明。杂交水稻毕竟不是孟吉祥弄出来的,他不可能靠这个吃一辈子,即便现在风光,又知能风光多久?过阵子,会制种的人多了,谁还会稀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