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伸手理了理胤礽的衣领:“冷不冷?舱里的炭火可还够用?”

“够用的。就是用着不如地龙火墙好。”

“船上哪有地龙火墙,等回京就好了。你啊!别人或是畏暑,或是畏寒。偏你既畏暑又畏寒,冷热都受不得。夏天吵着要冰,夜里睡觉都离不开,这会儿倒嫌天气太冷了。”康熙转头吩咐梁九功,“去给太子拿件斗篷来。”

胤礽摆手:“不用了!我又不去外头,汗阿玛这里不冷。”

他将屁股挪了挪,依偎在康熙身边:“我靠着汗阿玛就暖和了。”

康熙失笑。

因二人都在榻上,胤礽一眼就瞧到小几上摊开的奏折,是理藩院呈上的。胤礽瞄了几眼,兴奋道:“汗阿玛,青贮饲料用上了吗?”

康熙瞪眼:“如今都十二月了,当然用上了。难道还等着你?等你想起来,黄花菜都凉了!”

说完又是一叹。太子聪慧不假,赤子之心也是真。可就是太过孩子气的些,行事任性,只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感兴趣。对自己不喜欢的,懒怠看上一眼。偶尔的意见也能恰到好处,甚至多有奇思妙想。偏偏他主意出了就完事,转头半点不放在心上。

譬如青贮饲料,这么大的事,当初他“送寿礼”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如今入冬都多久了,也没见问上一句。今儿瞧了眼奏折才恍然想起来似的。

康熙就没见过心这么大的。

胤礽忙给康熙捶腿捏肩,笑得十分狗腿:“这不是有汗阿玛吗?汗阿玛是知道的,儿臣最多也就会出出主意,您让我做别的,我也做不来啊。”

康熙一顿,脑海中闪过太皇太后的话。

你没有一个好阿玛,可胤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