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不趁这个时间差捞一笔,过了这村可就没有这店了。
康熙沉思:“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胤礽点头退出去。不到半日,就听闻康熙召了几位大臣进宫议事。因皇家船队又加了一项重要任务,除日常外交外,还得承担与各国互换技术的职责。这主使之人就得重新考量。经过数日商议,最后明珠请缨,言愿往。
康熙思虑良久,觉得主使者需了解水泥杂交水稻与牛痘的特性与关键,还要懂得如何周旋谈判,更加要有决断的魄力。满朝官员扒拉了一圈,也就那么几个有能力胜任,明珠便是其中之一。
如此一想,当即拍板,明珠就明珠吧。
离京当日,胤禔亲自送行。
“舅父,真的要去吗?此事并非一定要你!”
明珠摇头:“船马上要开了,此事已定,无可回转。”
胤禔蹙眉,很是不赞同:“舅父此去,快则半年,慢则一二年。这么长的时间,朝堂瞬息万变,你不在如何能行?”
明珠倒不这么看。
“大阿哥不能只看眼前得失。臣在朝堂作用有限,反而是此次出海,责任重大。若做得好,其功劳将不逊于索额图,甚至还可能胜他一筹。他前些年遥遥领先,在玻璃牛痘杂交水稻上的政绩沾的是太子的光。
“我此次出海与各国谈判,若能为大清获取巨大利益,凭的全是自己的本事,当在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