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康熙回答,陵光点头:“这已经是我教的第三批了。”

一声长叹,神色挫败。

胤礽:“没一个听懂的吗?”

“也不是,工部有两个官员听懂了一些,但也就三四分。”

胤礽心中有了数,看向康熙:“汗阿玛在考虑是否要将机器送去草原?”

“是有这个想法。”康熙点头,“草原路途遥远,若每次运送青贮饲料,来往一趟,代价过高,且还需护从。这部分路程若由我们负责,既繁琐又耗资巨大。若由蒙古诸部盟负责,也是一样。这般一来,青贮饲料虽好,对草原也成了鸡肋。”

运输成本过高,得不偿失,岂止是鸡肋这么简单。更何况,噶尔丹与和硕特还可能半路跳出来劫掠。

“朕如今只找了十几人,数量少了些,不能代表全部。这满天下多得是聪明人,也多得是能工巧匠。”康熙拾起图纸,仔细看了看,又放下,虽是有此等想法,终归存在顾虑。

若坚持只出售青贮饲料,并不划算,去岁冬天便出现种种问题。草原必定不会再上钩。可若将机器和制作方法全给了对方,大清也就失去了掣肘的资本。康熙蹙眉,唯一破局的关键便在于机器的构造。他人得到后将之拆解,是否能够重造。

胤礽眨眨眼:“汗阿玛,青贮饲料的制作机器其实并不算复杂,至少比起水泥厂那一系列成套的设备来说要容易得多,但其中零件琐碎,对机械不敏感,或是不懂其原理的人即便拆上千万台也弄不明白。

“就算深谙此道的能工巧匠想要完全复刻,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汗阿玛其实不必太过担心。若仍旧担忧,也有解决之法,大可不必如此麻烦的。”

康熙侧目。

胤礽笑道:“想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很困难,但想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变复杂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