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如今和谈才刚刚开始,来得及。
胤礽又问:“古兰都城那边呢?”
当年随唐十九一起离开的,还有培训班的一批“尖子生”,他们都是唐十九的最佳助力。尤其这四年里,唐十九还发展了不少暗线。现今他们在古兰都城也算有了些许力量,虽不能与古兰对抗,却很知道如何想办法钻空子。
提到此,唐十九眉头紧锁:“此地距离都城太远,传信不便。最近一次的消息还是两月前来的。当时我刚收到太子的命令,已让他们设法推进计划,尽量借鞑靼人的助力谋算。也不知如今他们做的怎么样了。”
这次和谈,要想达到胤礽的目的,古兰都城的布置是关键。可也是这一步最为艰难。
胤礽一叹:“看来,只能等了。”
不论成败,古兰都城总要有信传来。
等信是他们目前唯一能做的事。
唐十九又道:“还有一则消息,准噶尔似乎也有人来了,好像是温春。不过这则消息还未经过证实。我会再仔细探查。”
“温春?”
呵,还是个熟人呢。
胤礽勾唇,“八成是真的。这次和谈可不只关乎我们与古兰,还关乎准噶尔。倘若我们与古兰化干戈为玉帛,古兰退兵,不再插手,准噶尔便要单独面对我们的木仓炮怒火。以现今大清的实力,他们没有多少胜算。
“也是因此,他们与喀尔喀开战之时,才会勾结古兰一起行动,为的就是拉拢盟友,牵制我们的战力。
“哪知战事刚起,我们与古兰便要和谈。若和谈成了,准噶尔怎么办?温春此行的目的恐怕就是为了阻止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