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今他又看到了太子的心性、谋略、手段以及他的气度与胸襟。
再反观胤禔,他不得不承认,对比太子,胤禔输得惨烈。不论是哪个方面,胤禔与太子都相距甚远。
从尼斯克回京途中,他犹豫再三,仍是找了个机会,单独面见太子一回,询问其为何要提议他入使团,让他参与这种意义重大的和谈。
太子只说了一句:“因为纳兰大人是我大清最懂得如何与古兰这等外邦周旋谋划的人啊。”
明珠对这个回答存疑。在他看来,他即便曾在外邦身上为大清获取到了巨大利益,立下大功。可他遭罢黜的这一年,他手上的事情全交由他人处理,他们即便稍逊于他,做得也都不差。
太子实在不必如此。
对于他的不解,太子没有给予答案,反问道:“世人皆有抱负,孤知纳兰大人从不甘于平凡。那么纳兰大人的抱负具体是什么呢?高官厚禄还是名垂青史?
“纳兰大人可曾想过,身居庙堂之高,俯瞰市井江湖。在你眼中,你所生于斯长于斯,将来也会埋于斯的这片土地是何等模样,而你又想让它变成何等模样?
“若你想要高官厚禄,在你眼中,如何算高,如何算厚?若你想要名垂青史,你又想这青史中会如何描述你?
“纳兰大人,你可曾好好看过现今大清的样子?你看到它这些年的改变了吗?你看到它的成长了吗?你觉得这些够了吗?你的抱负中有你自己,有纳兰家,或许还有其他,那么孤想问一句,有大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