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噶尔丹此人野心极大,手段不凡,绝不能留。可即便噶尔丹死了,他们这一脉后人也不少。没他策妄,我们就不能扶持别人上位?
“现今大清实力如何,我想策妄不会不清楚。古兰国威胁已除,若再收拾了噶尔丹,策妄最好听话。他若不听话,就得想想自己位子坐不坐得稳。”
康熙哈哈大笑起来:“不错,是这个理。”
他再度看向索额图:“听到了?就按太子说的办。放那两个人回去,但回去前得交待清楚,让他们务必转达给策妄。朕瞅着策妄也不蠢。”
不蠢,那么大清提出的联合迎战要求就等于是一张邀请函。策妄能否拿下准噶尔的统治权,坐上汗位的位子,就看他的选择了。当然策妄自然也明白,他即便后续当上汗王,也与以往的汗王不一样。臣服大清,必受大清管制。
但汗王仍是汗王,总归在准噶尔的领地上,还是有大把权利的,总好过半点没有还可能被赶尽杀绝要强,不是吗?
毕竟若噶尔丹败落,准噶尔兵力损失大半。以策妄的能力和彼时准噶尔的现状,要如何与大清对抗?
人都得向现实低头。
现今大清国富民强,兵坚炮利,与数年前的大清已不可同日而语。
次日。康熙招诸位大臣商议出战之事。
温春虽招了一些噶尔丹的战略部署,但现今温春被抓,虽然大清一直隐瞒消息,可温春久不归来,噶尔丹必定起疑,自然会想到其已落入大清手中的可能。这部署必会有所调整。所以大清不能尽信,却也可做参考。
譬如温春口中所谓的驼城战术,譬如准噶尔的大批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