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传来一阵善意的哄笑。

“既然山下同学说到利息,那高利贷的利率上限是多少呢?”教授问。

“20%。”山下抱着胸,完全没有被教授问倒。

“没错。”教授给幻灯片翻了页:“出资法在昭和29年颁布,那时的年利上限是109.5%。此后逐年降低,千禧年变成29.2%,一零年又跟利息限制法统一,最终降到20%。”

山下鼻子几乎翘到天上。

忧跟着教授把教科书翻到后一页,上面的内容跟教授的幻灯片一模一样。她扯了扯嘴角,不知道那人有什么可自满的。

“109.5%的利息,平均下来每个月接近一成,放到现在来看很不可思议吧?”教授笑眯眯道。

“那可是战后,谁知道你借了钱会不会还啊?利息收高一点起码还能填补坏账。”有同学小声嘟囔。

渡边教授冲说话那名同学笑了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存在即合理”几个字。

“企业融资需要钱,亲人生病需要钱,谁能说自己这辈子不会遇到什么意外呢?借钱融资是人最基本的金融活动。”

“但前提是利率要合理。高利贷显然就是一种严重的剥削!”山下皱着眉说。

“我们平常所用的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手续费和利息都是15%,如果逾期,再加上滞纳金,远远超过利息限制法规定的20%。那信用卡算不算高利贷、算不算剥削呢?”

山下皱了下眉,果断道:“怎么可能算?”

“二十多年前,银行的贷款利率高达50%,还是有大批人借款买房。泡沫经济破裂之后,房价大跌,银行收不回这些钱,只能动用一些非法的手段,甚至勾结黑。道来回收欠款。那大家如何看待银行的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