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开演了,在第一幕之前,剧院经理上台说了一通冠冕堂皇的话:“感谢大家来观赏《伊丽莎白》这一出戏剧,听闻诺利·斯克本人也来到了现场。”
克洛莉斯听到了这句话,心里一惊,她可从来没有说过她会来观看戏剧。
“就算他没有到来,今天晚上的盛况也会让他倍感欣慰的,这出戏剧能够上演尤其要感谢两个人。一位是克洛莉斯·达西小姐,另一位是科林·博格先生,大家都知道,两位联合以二千九百英镑的高价买下了这出剧本,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科林先生要以这出戏剧作为他的妻子伊丽莎白的生日贺礼,在这里,我提议大家以掌声作为对夫人的祝福。”
掌声雷动,包厢里,乔治安娜鼓得格外起劲。
戏剧开始了,克洛莉斯和科林有交流过戏剧排演的一些事项。
可是她没有亲眼见过彩排,而且在交流的信件里,两个人的戏剧观念还有些不合,说不上谁对谁错,只是双方理念的差距。
克洛莉斯建议科林采用打破「第四面墙」的演出方式。但是科林不能接受克洛莉斯的理念,他想让观众完全沉浸在这个故事之中,而克洛莉斯则希望摆脱沉浸式体验,启发观众理性思考。
科林没有采用克洛莉斯的建议,看得出来,他花了大价钱在这出戏剧上,所有道具都精心制作。
而演员也完全动情演出,克洛莉斯看了看周围人,已经全然被故事里的浪漫氛围感动了。
这恰恰不是克洛莉斯想要的效果,以至于后来的历史书上记载今晚的《伊丽莎白》首秀取得了极佳的成绩,走出剧院的观众嘴角带着笑。
但是眼睛红红,欢笑和泪水都给了剧中的科林和伊丽莎白。但是克洛莉斯却一点儿都不满意。
研究克洛莉斯的学生们从她妹妹写的传记里发现了原因,爱情故事本就容易使人沉浸于甜蜜之中。
可是她在科林和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里包含了许多关于门当户对以及女性主义的思考。
可是这一场演出太着重于表现爱情因素,削弱了她思考的含义。所以克洛莉斯在戏剧结束以后,叹了一口气。
这都是后话了。
舞台上的演出继续,克洛莉斯发觉了乔治安娜的不对劲。
“你怎么了?”克洛莉斯贴近她的耳朵,轻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