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来看电影的。

她也将注意力放回到电影上,在这种氛围中再看一遍自己的表演,渊绚忽然有了一种熟悉感,她觉得可能是自己也将情绪代入了电影之中,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觉。

但童磨却是在拍摄的过程里,就完全进入了“教祖”这个角『色』,甚至在拍摄的间隙中都时不时和她说一些奇怪的话。

“奇怪的话”特指那些在剧本上没有的话,但即便是渊绚也无法否认,那的确是“教祖”这一人物会说出来的话语。

他就像是在填充这个角『色』一样,“教祖”的形象在他身上变得越来越真实。

这并不让渊绚觉得惊喜,反而令她感到害怕。

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作“恐怖谷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某些非人的事物在逐渐变得越来越像人类的过程中,人对其好感会逐渐攀升,直到抵达完全与人类一致的点,这时候人类对其的情感却会转至负面。

童磨在渊绚这里的印象变化其实也差不多。

一开始发现他与小说中“教祖”的形象非常贴合时,她是感到惊喜的,所以才能对他所说的“或许那就是我的前世”之类的话给出回应。

但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她发现童磨不仅在拍摄时是“教祖”,拍摄结束之后也仿佛与拍摄中没有差别时,她感到害怕了。

“教祖”这个角『色』是意外诞生的。

但“童磨”却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人类,几乎完美贴合的相似度让她对这个角『色』产生了退却的心理。

即便电影杀青之后,得到了她的联系方式的童磨时不时给她发邮件,渊绚也大多当作没有看到——就算点开来看了,她也很少会回复对方。

渊绚不知道自己可以和他说什么话了,他们之间的交流不是读者与小说家,也不是童磨与渊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