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但是,姜子牙并未放松。果然,姬昌这口气还没有出完,又坐直了身子,道:“当初本侯也不该擅自离开朝歌,君主不仁,我却不能不忠……”

好家伙。

姜子牙心想:这就给纣王扣上不仁的帽子了。

当然,纣王也不是什么仁善的东西。但是姬昌这时候也终于意识过来,自己贸然跑回西岐,先违逆纣王的旨意在前,之后想要高举反商大旗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所以,相比于纣王将此事轻轻放下,姬昌更希望纣王能派兵来“剿灭西岐”,至少,若纣王派兵前来,他们便能趁势反击。

但他们已经到西岐这么久了,伯邑考都从朝歌地奔回来,甚至和姬发你来我往交锋几回了,纣王还是一副全然不知姬昌已经离开朝歌的样子,别说出兵了,连一封斥责信都不曾有过。

更让姬昌头疼的是姬发和伯邑考。

姬昌如今年龄已经不小,所以很多事情更想让自己的继承人来。

如今,他本就属意的继承人终于从朝歌回来了,姬昌当即就想要将自己的工作交给伯邑考一部分。谁能想到,他还没有交过去,伯邑考便兴奋地找到了他,向他表示:“父亲,我想要在西岐盖一座蓝庠分校。”

姬昌:???

姬昌感觉伯邑考简直有毛病!西岐都要和商汤打仗了,建什么分校?建了学校又有谁去上?

但是,他碍着自己的“圣人”面子,又很是不愿意跟伯邑考说自己要“造反”一类的事情。于是只好闷闷吃下这个苦果。挥挥手,让这个糟心的儿子下去。

可他这一部分的工作,虽然伯邑考不愿意要,但是有的是儿子愿意插手,比如姬发,他就是在这一群儿子里面意愿比较强的一个。可惜不是嫡长子,这点就让姬昌很是懊恼。

当然,更懊恼的多了去了。

在原着里面,姬发真正准备对抗商汤的时候已经是十几年后,十几年前的他全部身心都放在了建设西岐上,想要一步一步来,本来做好的计划就是他为自己的子孙铺路,在他在位期间,将西岐的国立建设远远超过朝歌,等到他的子孙即位之后,再让他们夺取商汤天下。

那个最好的人选就是伯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