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页

但是,伯邑考又常常会在姬昌的耳边说最近朝歌的情况——

“父亲,朝歌把粟米的产量提高了一倍。”

“父亲,您看这稻米,是从朝歌送过来的,颗粒饱满,如玉如珠,比我们西岐的好多了吧?”

“父亲,我听说蓝庠开女学了!”

“父亲,您看我朝歌友人送过来的神兵!据说朝歌每个士兵都有呢!”

……

伯邑考在姬昌的耳边念叨了整整三年。

三年啊。

这三年里,姬昌从一开始的如临大敌,到后来的愁眉不展,再到最后的习以为常……

不习以为常不行啊。

最开始听到朝歌整出什么新的稻米种子的时候,姬昌是真的如临大敌。任谁都知道,粮食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听说朝歌粮食推广,以及知道粮食种植效果之后,曾经和自己的智囊团短暂地开了一个会……

但好在,当时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在推广新型粮食种植之后,朝歌那边没有刻意落下四大诸侯的领地,相反,他们还派遣使者送来了稻种,西岐也很快种上了这种新型的粮食。

那时候,西岐很多官员都以为殷郊他们疯了。

只有伯邑考,在用一种近乎朗诵的语气感叹道:“啊!这就是一个明君的德行啊!”

姬昌也很快令西岐百姓种植这种良种,当年收获量就多了很多——当时的西岐上下都认为这是好事,百姓富庶,能有一天,用朝歌送过来的粮草来打朝歌,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可是等到第二年的时候,伯邑考却得到了一个消息:朝歌那边又推广了一个良种二号。

这次,姬昌他们等了整整一年,也没有等到朝歌那边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