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这么睡了一夜,之后寒冷的夜里也有这样的时候,一起睡一两个时辰,他再回自己的被褥。
就这样,她艰难却又温暖地度过了自己第一次行军之路,她一开始对周瑜的情愫大概便是这样渐渐产生。
现在回想往事当然有了不同角度——比如,周瑜当时能坐怀不乱,究竟是因为他真的是正人君子,还是因为他们身边还睡着她兄长呢?
这样胡乱回想着,也不知过了多久,帐篷外开始下雨,雨点打在帐篷上噼里啪啦。又不多时,帐篷外传来人说话走动的声音。
孙婺将帐篷的卷帘略微掀开,便看见周瑜正领人冒着雨给守夜的士兵搭雨棚,搭完雨棚,他穿上蓑衣带上斗笠去淮水岸边视察水位。
在大部分人都已安睡的时刻,他这样默默忙碌的样子有些熟悉。似乎自己也曾经也怀着一颗少女心思,在黑夜里这样偷偷地、静静地看他,从不期待他回眸。
然而这一次周瑜却朝她这边看了过来。
雨夜几乎没有月光,只是不远处雨棚下燃着两支火把可做光源,便是这微弱的光源,叫他们对视上了。
周瑜冒雨来到帐篷前,隐约光线里,孙婺可见雨点从他斗笠上淌下来。
“阿婺,你睡不着吗?”帐篷外,周瑜视线落在她身上。
孙婺刚想将帐篷卷帘掀开,和他好好说话,周瑜却从外边将卷帘抓住,“别掀开,你这帐篷进了水便不好了。”
孙婺依言没有掀开卷帘,只是透过帐篷缝隙露出一只眼睛,“倒不是睡不着,不过是被雨声吵醒。”
“雨势不大,应当很快便会停,不必困扰。”说着,周瑜将一根竹管从帐篷缝隙塞进来,“刚刚在淮水边捡到了这个。”
孙婺接过,摸到的是一支像模像样的细长竹笛,因被江水浸泡过如今已是湿漉漉的。
“看着是公纪的东西,被水流冲到了岸边。”周瑜又说。
孙婺将竹笛收了起来,“多谢。明早起来发现你帮他将笛子找了回来,他一定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