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撤除三藩,那三省防务问题就成了难事,可是不撤除三藩,那也仅仅只是饮鸩止渴,被重重积压的问题终有一天会爆发。
平西王、平南王和靖南王三座大山压在云南、贵州、福建和广东之地。多年以来他们权势凌驾于朝廷之上,堪称是当地的土皇帝。
更不用说搜刮民脂民膏,肆意贪污敛财,甚至将手伸入国库之中。户部尚书米思翰直接引用上百页的统计数据,表达三藩每年问朝廷索要的军需军费远超正常所需,再这样下去怕是不出十年,整个朝廷也可以宣布破产了。
撤三藩是必要的。
琪琪格一贯支持康熙,鼓励康熙按自己想得去办。只是回头在太皇太后的抱怨中,她才明白,比起抓住三藩上书的时机直接撤除三藩,其实还有别的办法。
可是康熙偏偏选择了最激进的办法。
康熙十二年末,在康熙宣布三藩并撤没多久,吴三桂率先宣布起兵造反。
消息传入京城之后,京中一片轰动。
而后在康熙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晚,有人以朱三太子的名义在京师起义,只是好巧不巧鼓楼周遭发生火灾,他们甚至还没闹腾一番就被恰好路过的镶黄旗官员给逮了正着。
因为太离谱,所以福全还进宫把这事当笑话讲给琪琪格听。琪琪格嘴角抽搐一二:“能选这么一个日子的,能不是二货吗?”
福全噗嗤笑出了声。
康熙却是没有多大笑容,他摇摇头:“明珠和鄂克逊太过大意,竟是放走了杨起隆,不得不大半夜全城搜人,以至于京城里人心惶惶。”
虽然过程好笑,但是性质非常恶劣。
即便确定为首者并非朱三太子,而是杨起隆,却也闹得京城里人人自危。不少百姓纷纷打包细软银子逃往西山,整个京城里没了往日惬意悠闲的模样,人人面带焦虑,行色匆匆。
康熙面色沉郁。
琪琪格和福全看得出来,其实皇帝心里隐隐有些后悔冒进之事。
两人相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