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香江的两大院线里面,赵氏与佳和的海外发行能力是各有长处:赵日赋的赵氏兄弟公司依靠家族在新加坡的赵氏父子公司的余荫,能给予一部电影的最优待遇就是香江-台岛-东南亚的三地齐映。而佳和则是接受了当年香江国泰院线的“遗产”,在台岛拥有数量最多的戏院,再加上香江本地和东南亚的一小部分院线,能给予一部电影的最优待遇就是大范围的港台两地联映。
一增一减,双方的最优待遇都是各有各的优势。
但佳和比赵氏更加依赖于与台岛那边的合作,因此苏韵作为属于佳和旗下的艺人,绝不可以得罪那一边。
否则就这么折去一半翅膀之后,饶是邹运华也难保她的港台票房了。
不,甚至有可能直接被台当局封杀,除了再也无法在自己的家乡拍戏之外,可能还会影响到国际市场……
“你要是站在红色的那一边,那么台岛那边的人就会合力抵制甚至是封杀你,那你的前途就很危险了。”邹运华苦恼地按了按太阳穴,“还好现在消息尚未能传回去,我尽量和那些媒体打好关系交代好,然后再尽快赶飞机去台岛那边疏通疏通……”
“不就是台币,是美金难赚还是日元难拿?”无端只因一句感谢就被上纲上线,苏韵难得地动了真火。
“苏苏,你要明白,这时期台岛就是港片的票仓——只要台岛那边不亏本,那么我们其他地方的所有票房都是赚的。”尽管知道苏韵自己能赚外汇因而腰板挺直足够硬气,但邹运华还是长叹一声,再次耐心地给苏韵讲解起了其中利害,“你那么年轻又犀利,我知道你是咽不下这口气,但是有时候,人就是不能太较真……”
“听你邹叔的,别把你真实的想法表现出来;其它的一切,邹叔都会尽量帮你解决,好不好?”
看邹运华这么一个大老板都弯腰下来和她这样说话,虽然心知他除了关心自己之外也是为了佳和着想,不过苏韵也还是无奈地跟着叹了一口气。
“我知道了。”苏韵点了一下头,放软了态度。
“乖,这样就对了。”尽管苏韵还是扁着嘴不肯“认错”,但邹运华也是颇为满意地露出了笑容:打心里说,他也是烦台岛那边的过分敏感和上纲上线。
可惜,现在他整家公司、那么多的员工都是靠着这个行业吃饭,所以也就只能忍得一时是一时,赔着笑脸弯下脊梁,小心翼翼地捧着这碗饭养家。
“邹叔要赶飞机回台岛办事了,这段时间,你干脆就去东瀛那边,继续帮忙《艺伎回忆录》的后期制作吧?”邹运华试探着问。
苏韵再次点了一下头:“好,不过接下来5月的时候,我还要去一趟法国的康城——奥斯卡今年没有视觉特效奖项,但康城那边有可能会有技术大奖。”
康城的技术大奖,最主要还是给予幕后技术的突出者,乃是随机出现的不固定奖项。可能给音效、可能给摄影或录音或综合的其他技术,总之就是在电影技术方面,看相应的那一届有没有值得推崇的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