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我最近没能在新戏备案策划表里面看到你。”苏韵恍然大悟:陈凤诗这模样摆明了是打算接下来一年履行完港姐职责后就卸任回归原位的,自然是不会考虑签长约。
八十年代初期的几届港姐三甲貌似都没冒什么水花,基本上就是按照赛事要求签了tbb的短约然后混了些剧集配角,第二年卸任后,就从此销声匿迹了。
倒是82年的亚军邝美幸和83年的亚军张晚玉,前者人靓歌甜唱了不少粤语经典,后者历经磨炼终成大满贯影后,这才挽回了八十年代初期港姐三甲的光辉。
“也有人找过我然后我到时回港后再拍戏,不过我自问没那个演艺天赋,所以基本没接。”听到苏韵的话,陈凤诗笑道。
“你这样的想法倒是谨慎,对于新人来说,签合同是需要非常谨慎的事,毕竟人心不古,就算是老手也容易被那些阴阳合同坑骗。”苏韵也是笑了开来,“不过,你是主持《警讯》的,这方面的问题会比其他人应该好一些。”
“防不胜防啊。”陈凤诗打趣了一句,随后又缓了缓,方才看着苏韵继续说了下去,“其实……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出点有关女警题材的电视剧?”
“哦?”苏韵挑了一下眉。
“我不是想要量身定做电视剧的意思……”明白到自己的话容易引起误会后,陈凤诗急忙解释了一句,然后才补充说道,“《警讯》这类型的节目时间很短,而人们大多也就是看过就算了,很少会记住我们重复一次又一次的告诫……”
“但是电影和电视剧就不同,很多人都喜欢看,而且做得好的话,对剧情和人物都特别印象深刻——电影这种级别我不奢求,但是电视剧的话,我很希望能看到一部以警察为题材、最好是以女警为题材的剧集!”
“因为即使是如今女警已经可以陀枪、也可以和男性警察共同竞争的年代,但人们就是更加信任他们那些阿sir而不是我们,就像之前在石竹楼一样!”陈凤诗说到这里时,眼里满含了种种复杂的情绪。
毕业后被习惯性地安排为文职的她,在新通告下来后主动申请参加第一批女警陀枪实验计划,并且成功从训练营里再度毕业首批陀枪女警后,原以为可以从此大展身手……
结果,却还是在新队伍里做写报告的文职,偶尔强烈要求跟着出外勤时,其他男同事也只会把她当作是随队记者一样保护着,绝不让她出手。
明明她在学堂、在训练营里的成绩甚至都要比不少男学员出色,但分配到工作岗位之后,那些人却似乎一夜之间就忘记了当初在对练比试时被她完虐的往事,纷纷扬言说队伍里难得来朵娇滴滴的漂亮警花,当然是得好好保护着,粗重活、危险任务让他们这些男人来就好。
以为自己是个别情况的陈凤诗尝试和同期师姐妹联系过。
结果,却是悲哀地发现:这种自以为是的“好心”保护,不止发生在她所在的那个队伍。
而这一切种种,让她们这些同样穿着制服、配着枪的女警,不但没能感受到被照顾的美好,反而是颇有种被人不顾自身意愿就强行划分隔离出去的委屈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