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一时嘴瓢而后悔莫及的陈柏杨,先是无比郁闷地看了两个电灯泡一眼, 随后又忍不住偷偷看了似乎对此毫无知觉的苏韵一眼。
这一张四人桌上,他和张榷嵘坐一边, 苏韵和钟步罗坐另一边,所以他就是和苏韵面对面地坐着。
但苏韵现在沉迷于看菜单之中,压根就没有看他一眼的意思, 倒是浪费了这个好好的位置安排。
察觉到好兄弟的郁闷情绪, 张榷嵘抬眼看看他那明明委屈又无奈却又强颜欢笑的样子, 心里也是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但不知道是幸灾乐祸还是忙了多日终于可以歇歇的原因,他心里除了叹息,却居然还是有那么一点点高兴的感觉。
“你们也知道的吧?《青春之歌》被送去威尼斯了,9月2号就是今年的颁奖时间,所以这个月月底我们得动身去威尼斯一趟。”等待上菜的时刻,苏韵很是淡定地把这个消息说了出来。
在将作品送出去评奖这个问题上,无疑也是她选择加入赵氏的原因之一。
相比于康城、柏林以及威尼斯这三个电影节的送审,可以任由电影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操作的方便,每年的奥斯卡外语片申报,却是只有赵氏有这个权限。
当年她能绕过赵氏把《人工智能》和《灵异第六感》送上去,主要还是因为这是通过了佳和与华纳的合作,借用了合拍片的名头之便。但按照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那个“规定每个国家及地区只能提名一部”的规矩,那么她想冲奖的话,就必然得是由赵氏来申报。
在香江这里,拥有最佳外语片申报资格的单位叫做香港电影制片人协会,由赵氏的赵日赋在1964年创立——正好也就是苏韵出生的那一年,可想而知此人的眼光之长远。
在所有电影公司都还没有意识到可以把自家公司里出品的电影,送往外面参加竞赛争夺奖项的时候,他就已经盯上了电影界的那几个最著名的大奖。
当然了,也是因为赵日赋这种眼光超前并且又舍得下本钱的原因,赵氏电影公司和tbb里面的拍摄器材,那也都是大部分能跟得上好莱坞级别的先进;在后世,即使是五六十年代拍摄出来的赵氏老电影,经过高清修复后,那画质也是绝对不输于同时代好莱坞电影的高清修复版。
素闻赵氏对员工抠门,但是他们对器材工具的舍得下本钱的程度,那可真不是盖的,不然外国也不会有赵氏“人傻钱多”的传闻了——虽然作为演员的“工具人”比作为拍摄用具的“工具”更不值钱这一点,让人总是有那么点心情复杂……
不过,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的风气,早年的香江没有闹出什么天价片酬的消息,大部分艺人也因此而没有养出后世那种鼻孔朝天的架子,反而都有着一副挺接地气的亲和力。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协会由赵日赋一手创立的缘故,这些年来,香江地区所送出去的、代表香江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的电影便全都是赵氏出品的电影,相当于就是把本年度赵氏电影里风评最好的一部,作为年度最佳电影给送出去参选。
但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选里有着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好电影,强者云集,以这些年日渐下滑的赵氏电影的质量、这种在本地都不能算是第一的水准,想要拿奖,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