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香江旧事 璨月蝶心 2015 字 2022-11-01

至于为何苏韵至今都还没有出面作出什么回应,大概也不过是消息太过突然和让人震惊,一时间心理没能调整过来,才会导致这一个缩在家里暂时没法面对的局面吧?

说到底,苏韵今年满打满算也就是刚过十八岁——哦不对,按照赵家公布的真实生日来算,好不容易等到成年的苏韵又一下子被打回了未成年人的行列。

哪怕造就了许多人都为之惊叹的传奇故事,苏韵现在的年龄也还是太年轻了,偏偏又碰上这种见多识广的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很快镇定下来的身世揭秘,心情低沉是不难理解的。

没有苏韵和赵家正式出面解释和宣布后续,这些猜测的瓜也挺好吃的,有些故事还编得相当吸引人追更……

乐呵呵地吃瓜的港人不知道的是,这些报道倒是在往后的许多年里成为了苏韵所谓的“黑料”——也许美丽的人物来到世上的同时就是带着无可避免的恶意,就如同某关姓女艺人每次出现的场合,都总会有某些人提起那些不实却又极具侮辱性和猎奇性的球类事件和小三事件一样。

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总是会仗着年代久远和地域差距导致的信息传播不到位,从而把这些捕风捉影胡编乱造的旧报纸杂志消息作为所谓的实物证据,用最恶毒难听的言辞去诋毁造谣一个公众人物,以此来满足他们心中那些低劣丑陋的心思:看吧,无论你明面上再怎么风光再怎么高傲,私底下不也还是比我们这些人还要肮脏又恶心?

不过,尽管如今的消息没有发酵到以后的恶劣程度,但是这全城吃瓜的热潮,也是让赵家人忍不住出手了一下。

先从赵氏父子当年在沪市六大电影公司所组成的“六合影片”的围剿下艰难求存的创业之初说起,再说到赵氏父子被六合影片排挤出沪市、只得派赵家的老三和老六前往南洋寻找新商机为转折;后来接上老三和老六另辟途径,放弃同样被六合影片牢牢把持的南洋城市,而是选择了六合看不上的乡村小镇搞流动放映的对策,简单又清晰地向大众介绍了赵氏当年用农村包围城市和加入广大人民群众中去的策略,打造了一条绝地求生光明大道的崛起旧闻。

而这一条路,和苏韵当年所走的道路何其相似:都是被本地的霸主大公司排挤、又因种种原因必须放弃本地市场,最后另辟途径选择去了大陆的农村乡镇,响应下乡政策的红色号召,再次重演了这一个农村包围城市和人民群众力量大的辉煌历史。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苏韵当年的对手里,赵氏占了不小的份额……

就当是打是亲骂是爱吧——自家人打自家人,权当这是提前的内部锻炼了,俗语里不是有说“老豆打仔,锻炼身体;仔打老豆,延年益寿”吗……

赵家联合媒体这么一引导下去,被唬得一愣一愣的港人还真的是有不少信了这个邪的:难怪苏韵从小就这么厉害了,敢情也是有着遗传的因素在啊!

当初那些猜苏韵是何家遗珠的狗仔是多瞎啊,现在看来,苏韵除去外貌是直接拉满了基因突变的好方向之外,歌喉、手段、性格以及拍摄天赋和演技天赋等内在特点,这些还真的都更像是遗传了赵家人的。

毕竟早年赵家从投身电影业开始,也是为了不让旗下知名女星跳槽,直接是把人给娶回了家;再加上历代以来找的妻子都是要么有颜值要么有才华要么两者兼备的,最后拼凑出苏韵这一个把祖祖辈辈的好东西全搂走的终极优质产品,还真的不算是太稀奇……

因为这个,特别会蹭城中热门话题然后改编成电视剧的对台、已经改名为tva的新丽映,听完了最新消息,喜得那是一拍大腿:本来还想着拿赵日赋生平事迹改编的电视剧《影城大亨》拍完之后,素材缺得就只能往自家这边挖一部勇揭自家电视台秘辛的《电视风云》的了,没想到赵家突然还冒出了这么一个哪怕在国际上都是数得上号的优秀后辈,接着再补一部《影城大亨2之明珠传奇》之类的,完全是可以的嘛!

而且他们前两个月才拿到了邱氏家族的大笔投资,有钱得很,而因为之前的人才流失导致台里缺人的话,直接去挖对家现成的人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