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页

香江旧事 璨月蝶心 1928 字 2022-11-01

最佳导演基本不可能,最佳影片也有一定程度上舍不得给,那么剩下的,就是最佳男女演员这两个重量足够、但又对世界影坛局面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奖项了。

加上十年前已经有苏韵拿过第一个华人康城影后的先例,那么十年后再添一个华人康城影帝,似乎就不会让某些表面上说是尊重艺术、暗地里实则抠抠搜搜的人感到太过难受……

况且,再过几年之后,华语片《霸王别姬》以强悍的实力在康城电影节展示席卷之势,最终却也因为奖项分配的隐形关键问题,最后只能获得一座最佳影片的金棕榈奖——这样的结局,也是让不少人替为了演好这部戏而作出了很多努力和牺牲的张榷嵘感到惋惜不已。

诚然在那个时代里,国人还都是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心理,但已经很懂得公关和争取的外国人可不管这些有的没的,而且评委会基本也是抱着入围都是好片子,所以就想让这些他们选出来的好片子能够获得更多的展示……公关不给力加上评委会的分猪肉心理,那就只能落得一个遗憾收尾。

他不是不够好,而是输在了“资源分配”这一个潜规则下:打破华语片获得金棕榈奖的界限已经是第一次破了例,那么就很难再让评委会再破例,让一部华语影片同时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员这两个重量级大奖。

还有一点就是,这最佳“男”演员或者“女”演员的奖项,相对应奖励的就是戏外生理性别为“男”的男演员或者生理性别为“女”的女演员,不管他或者她在戏里饰演的是何种性别或者何种性别观念,都不是奖项评选的判断依据。

那所谓的某个评委觉得他在《霸王别姬》里的表演更应该获得最佳女演员的传闻,认真想想都知道这不可能。

不过这也不代表张榷嵘在《霸王别姬》的评选环节上,没有吃到暗亏——他吃的亏可要比“性别判断标准”这一类的问题要大得多,是很难以个人力量去撼动的整体大局层面上的“规则歧视”。

话说回到他们到底选86年的第39届康城国际电影节,还是87年的第40届康城国际电影节上来:在系统金手指和渣兰的渠道那里,苏韵大致上得出了这两届电影节的对手分布。

86年的第39届电影节,最佳影片这边有着法意混血英国出生、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金球奖最佳导演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等一长串状态加满的导演罗兰·约菲,以及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战火浮生》——这既是大导加大牌,又是改编真实事件的抗争殖民强权式剧情片,苏韵是傻了才会用自己的文艺爱情片去和这样的大家伙碰撞。

而最佳男演员这边,则是有着来自法国本土的米歇尔·布朗,听闻是最近两年的法国影坛新宠人气王,就差一个足够分量的奖项加冕……得,这基本也是没戏了。

倒是87年的第40届电影节,最佳影片《在撒旦的阳光下》是在强烈争议声中获得的奖项,而且这个奖对法国影坛具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殊意义:上一次法国电影在康城电影节获奖时间,是1966年,距离87年足足21年。

再下一次法国电影获奖,亦是21年后的2008年。

这间隔时间完全一致,巧合得让人忍不住猜想他们是为了捧自己人,而强行在87年的第40届电影节上无视争议强行颁奖。

至于87年的最佳男演员获得者,则是意大利的一位曾经获得过康城影帝的老牌男演员,不过已经因为多次票房扑街和婚外情绯闻而有所“过气”,兼且拿来冲奖的电影还同时投了奥斯卡那边。

很好,最佳影片有着极大争议,而最佳男演员的最强力竞选者,又是早就已经拿过一次康城影帝、还想一心二用地用同一部片子去争奥斯卡奖项的非本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