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林清是打定主意要参加八月的秋闱,林如海在发现自己劝不动后,便也由着他。
心想参加也好,看这小子如此志得意满,受些打击也不是什么坏事,反正也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这次就全当练练手了。
几天后,林清顺顺利利度过了九天六夜的乡试。
出来的考生无不筋疲力尽,浑身酸痛。
林清还好一些,临考试前林如海给他准备妥当了一切,他只需安心参考便是,再加上才十六,正是生龙活虎的时候,故而除了身体疲惫些,倒也没甚大碍。
真正苦的是那批上了年纪的考生。
俗话说: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
到了七老八十仍旧参加科考的大有人在。
林清看着这些年老的考生佝偻着背,面如死灰,一边咳嗽一边蹒跚着脚步艰难的从考场出来,不禁心生惭愧。
他是使了特殊手段才能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就与这批早已风烛残年的考生出现在同一考场。
这些人,哪个不是经过一番寒窗苦读才能出现在这的?不管结果如何,单就这份毅力也足够令人敬佩。
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2
南柯国的读书人之所以读书,很大部分是怀揣着入仕的心的。这些年老的考生之所以坚持不懈的参加科考,也大都心存“理想”。
须知中举人虽不能像中进士那般可以直接入朝为官,但也能有做官的机会,俗称“朝廷候补官员”,听起来也是相当光荣。
要不范进中举后也不会发疯。
念及此,林清更是汗颜,简直就要羞愧的无地自容。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林清现在参加科考就是在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