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仪芳吩咐道:“还不快送老乡回村。”
领头的终于反应过来自己中了李仪芳的声东击西计,反抗吧,他们几个手无寸铁的村民如何敌得过经过专业训练的骑兵?况且人家也是好意,罢了罢了……
领头的苦笑几声,吩咐后面担着担子的村民都回去。
唉……活了一大把年纪,倒被一个毛头小子给戏耍了,什么世道呀。
林清在一旁也看呆了,这厮的行事作风倒是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干脆利落不拖沓。
李仪芳吩咐所有骑兵都下马,替几位老乡接过手里的担子。那位村民一开始还连呼‘使不得、使不得’,最后李仪芳直接这是他们军规军纪,要是不遵守,回去要挨罚,村民们才将手里的担子交给士兵们。李仪芳本人也做榜样,虽然没有直接挑担子,但也牵着马跟那群村民步行回村庄。骑兵们的马都跟骑兵本人很熟了,即使不要骑兵们亲自牵着,也能‘老马识途’听话地跟在骑兵们身后。
林清对李仪芳的行为再次‘刮目相看’,说实话,今天李仪芳不知给了他多少‘惊喜’,林清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但也不得不承认,他好像发现了李仪芳的另一面。
林清牵着马,默默跟在李仪芳身后,李仪芳则十分自来熟地与领头的聊着天。
从聊天内容得知,今天来送粮食的村庄就是狄家庄,领头的就是村长。狄家庄并非只有狄姓人家在住,还有王姓、李姓、周姓等等,只不过因为狄姓是狄家庄的大姓,人口占了全村人数的八成,这才叫做狄家庄。
守在村口的人,老远便瞧见一伙儿身着戎装的士兵挑着担子向他们走来,于是赶紧回去禀告狄村长的儿子狄二狗。
狄二狗仔细盘问前来禀告的人,让他说说具体的情形,得知大致情况,当机立断,吩咐村子里的人备好酒水饭食,准备迎接贵客!
于是,林清一席人刚到村口,就看着乌泱乌泱一片人站在村门口迎接。
领头的正是狄二狗。
狄村长走向前问他儿子怎么回事,狄二狗笑着应承:“这不听村口回来的人讲,有一伙儿军爷来咱们村儿吗?便特地备了些酒水饭食,供各位军爷享用。”
狄村长听罢,转身看向李仪芳,似乎在等他的回答。
李仪芳倒也不扭捏,笑眯眯道:“既是盛情难却,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只是酒水就免了,军中有规定,将士们一律不准饮酒,违者军法伺候,热乎乎地饭食倒是可以舍给我们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