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中大部分都被她用来开豆腐,豆酱,还有洗浴用品的加工作坊了。
父亲告诉曼丽,最近酱油卖得很不错。
豪斯特太太和她的闺蜜群的传播能力非常惊人。
开始还只是一家两家的仆人找过来,试探性的买上五瓶十瓶的酱油。
按照曼丽之前交待的,只要买够五瓶酱油,就会随着酱油送一瓶小泡菜或者小酱菜。
同时还会送曼丽之前手写后专门找人印刷出来的简易版食谱。
上面全是一些利用酱油,豆酱,还有豆制品做出来的菜肴。
时间长了,许是那些菜谱得到了主人的认可,并且广为流传,现在他们已经不仅仅只是接待那些零星的散户,也开始接一些长期的,商铺的订单了。
现在又有了嘉丁纳先生的快餐店,所以此时无论是酱油还是各种小酱菜只有供不应求的,绝对不存在卖不出去了。
曼丽走进了酱料作坊。
发现这些房间都按照她之前的要求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不见一丝尘土。
里面干活的仆人们也被换上了统一的服装,头发被布包裹起来,一根头发丝都不允许露出来。
与此同时,全都戴着口罩,手指也修剪的整整齐齐,不允许藏污纳垢。
她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时的作坊里,每一个房间都升起了炭炉,同时角落里还摆放着盛满了水的水瓮。
这是为了保持房间里的温度和湿度,曼丽想出的无奈之举。
毕竟在冬日里的英国,想要找一段连续的艳阳天,能够让发酵的豆子得到阳光的暴晒,那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她只能从温度还有湿度上做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