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格斗竞技大赛如期举行,各路好汉纷纷粉末登场。输家沮丧离场,赢家博得会场观众阵阵欢呼,气氛格外热烈。一轮接一轮的淘汰之后,剩下那位格外努力的青年男子和另一位比他身材魁梧许多的对手,把格斗竞技大赛赛况推向高潮。
二人对决的第一场是徒手博击,男青年面对比他高大的对手毫无畏惧。通常而言,长得高大魁梧的人天生就容易被人贴上强大的标签。那样的评判标准不无道理,因为面对相对矮小的对手,自己的长处会十分明显。没有几个回合下来,男青年便被打得连连后退,气喘呼呼。跟大部份观众预料的那样,第一局高大的对手赢了。
第二局在二人稍做休整后拉开战幕,这一局比的是短兵器。估计是对手的手更长的缘故,男青年又落败了。虽然三局两胜的比法男青年已连输两场,但他仍然不愿意放弃。他能给观战的吃瓜群众证明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给观战的姑娘证明自己的勇敢坚毅和强大。
第三局比赛马上又要开始,观众们鸦雀无声。似乎有人在告诉他们,第三局会更有看头。这一局比的是长兵器,高大的对手拿着的兵器是一杆金黄色的三叉戟。这种武器似乎是那个时代世界各地战场上英雄们的最爱,勇猛、威武、凌厉、霸气。男青年取用的兵器则有些特别,那是一柄精心打制的双尖鱼叉。不过那鱼叉双尖的长短和形状,大小都不一样。咋一看像是一支打磨得锋利雪亮的螃蟹螯钳,光泽在低调中隐藏着一种内敛的力量。
一上阵,两杆兵器便在二人手上旋风一般舞动。不时迸射出星星点点的火花,打得难解难分。三叉戟的威力是大部份人所熟知的,而不太熟悉的自然是那杆有些怪异的鱼叉。挥动起来挑、刺、劈、砍、剥、撩,甚至还可以剪。因为那双尖鱼叉也像把剪刀。许多观众都怀疑:那件兵器和那些招式的来由,是不是从螃蟹那儿找到的灵感。不管怎么说,威力和速度都相当惊人,幸许男青年能赢下这一局。
可是就像那些擅长说大道理的老人说的那样,比武之时要心无杂念,才能把能力发挥到极致。男青年心里总牵挂着姑娘,不能达到心手合一的境界。后终被对手的一招回旋一击击中身体,向后弹开几乎摔倒。
观众中传来低低的唏嘘声,似乎都在为男青年捏了把汗。高大的对手可没打算给他表现出多少谦虚,或者那份谦虚已经耗尽。他觉得拿到第一名是志在必得,比第三局都是多余的。
可是男青年没有放弃,被打得一身是伤仍不肯服输,这是他打到现在仍有观众为他鼓劲的原因。所以他使出一招可以形容成棍去枪来的招式,凌厉异常。
只见他右手将鱼叉尖端的颈部紧握在胸前,鱼叉颈部到杆子肩腰部份夹在右腋下位置,剩下较长的鱼叉杆子中尾端伸到自己身后。以飞快的速度向自己左侧转动身体,带动鱼叉杆尾端拉开弧度来产生势能,向对手扫去。
“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