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 除了皇帝大出血之外,其他所有人都很满意, 可谓是满载而归了。
皇帝以为只要把先前他们没有拿到的赏赐加倍的给回去,这些将领功臣肯定都还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到时候,慕容复独木难支还谈何谋朝篡位?
可人心一旦凉了,要想再暖回去,那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了。
就比如这一次,明明是皇帝大出血又是加官晋爵又是赏赐无数,但是功劳都跑到了慕容复的头上。
这又是为何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皇帝先前昏庸无能过河拆桥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了,是以这一回众人根本就不相信皇帝是自愿这么做的。再加上,先前慕容复劝说梁山和方腊的队伍出兵的时候,便有过承诺,保证他们的功劳,亦保证他们的平安。
故而,这一次皇帝自以为的补偿,就成了慕容复帮助他们特意争取到的,都是慕容复的功劳。这恐怕是皇帝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还不止如此,皇帝此次将慕容复的位置放在最高,宋江方腊等人虽然也居高位,反而要退后一步了。这其中未免没有挑起三者矛盾,内部分化,等他们起了争端,自相残杀再从中取利的想法。
可是,令皇帝没想到的是,经过这两次的战场杀敌,宋江方腊包括他们手下的一众等人对慕容复可谓是心服口服,再加上一同战场浴血杀敌的袍泽之情,哪里会因为这点事就互相反目?
最起码在这个阶段是不会的,偏偏皇帝一时急昏了头想出这么个歪招,反倒是令慕容复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总而言之,不管皇帝作何想法,此时大宋境内已是一片战后欢歌,君臣相得,百姓安居的场景了。
这一战,大辽和西夏本是存了必胜的决心来的,故而是倾全国之力来战的。因此,这一战两国可谓是伤筋动骨,国力大损,不得不主动跟大宋签订和平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