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先例,却未尝不可开此先例。再者说,不过是一趟赈灾事宜,谈不上什么涉及朝政,公主为父分忧,是一件好事才对。”
“李大人此言差矣……”
朝堂之上,争执不休,皇帝却居高而坐,一言不发,任由朝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分明是想听听众臣都是何想法。
而众臣你来我往之间,似乎发觉这提出异议的都是蔡相一脉或者前日里提议叫赵王父子前去救灾的人,而维护公主的,除了一些向来开明且尊崇皇帝旨意的大臣,剩下的便是诸葛神侯一边的大臣们。
朝堂之上,两种声音泾渭分明,当众人察觉到诸葛神侯亲自替自家徒弟出声之际,这风向便又发生了变化。
毕竟,诸葛神侯虽然不是个老古板,但他也不是个会随意出声干涉这些事的人。思及诸葛神侯,颇受皇帝信任,近几日也时常出入宫廷,受到皇帝的召见,有心人心中便知其内情了。
至于蔡相此人,他一贯是个能力出众的,且惯会察言观色,能说会道,因而深得皇帝的喜爱和信任。
蔡相见诸葛神侯发话了,而皇帝还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心中便知晓他此举是受了皇帝示意的。在得皇帝心意这样的事情上,蔡相总是不落人后的。
故而,当位高权重的蔡相亲自出言,表示赞同的时候,朝堂原还有许多的不赞同的声音,这会儿也都销声匿迹了。
至于那个别极为顽固的,此时也成不了气候了。
皇帝稳坐高台,见此情形,便知道此事已成定局了。虽然此时的情况与皇帝所料想的一般无二,但是他总归是要说两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