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父边跟学生讲电话边跟主动帮忙的人示意感谢,挂掉电话一抬头,才发现周泽楷正规规矩矩地站在自己面前,笑容稍显腼腆,但似乎是相当自然地在等他这老人家一起回包厢。
“你是研究这个的?”叶父不禁问道,他记得叶秋说这小伙和叶修一样也是个写小说的,照理说涉及不到这样生僻的专业问题。
周泽楷摇摇头:“没,知道一点。”
周泽楷能这么笃定地答出人名,完全是拜自己主攻的题材所赐。当下比较受欢迎的历史向穿越文要么完全放飞,无视史实纯粹以爽为主;要么就是严谨考据,虽做不到丝丝入扣,至少在可考的史实上不犯错误,从而进行合理演绎。夹在中间地带的不是没有大热作品,不过周泽楷一向是个一板一眼的考据党,文章里涉及到的著作就算不逐一精读,也是要大概扫过来的。
周泽楷不敢说饱读诗书贯通古今,但在这方面也是相当自信的。眼下这当口,在长辈面前谦虚点没错,但也不能太妄自菲薄,便又解释说:“感兴趣,读过些书。”
“年轻人多读些书是好的,”叶父说道,“那你对刚才提到的这段历史有什么看法?我也挺感兴趣的。”
叶修和叶秋已经完全插不上话,听着周泽楷和老爹从历史聊到政治,从政治聊到军事。后来老爹拿出他钥匙扣上的心爱的手枪模型,两个人对着各类枪支的话题又讨论上了。
叶秋给叶修发了个qq消息:“没看出来他这么有心眼儿?”
叶修回:“别给我发qq,包月流量没了,每个字都是钱。”
兄弟俩这猜测着实有点冤枉周泽楷了,他真的没有故意投岳父所好,聊天时说的话也不比平时多,关键时刻报几个关键词而已,剩下的就是听老人家说。
叶修不是不懂老年人的表达欲和倾诉欲,他们兄弟俩算是父亲老来得子,叶修15岁离家的时候父亲已经50冒头,介于中年和老年之间的年龄,这种对于诉说的热爱已经初见端倪。他不明白的是这两个人怎么会在一通电话的功夫达到这个境界,总不可能是因为周泽楷长得好看讨人喜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