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认知里,官员贪墨一些钱财,让自己的家人过上了好日子,就会感念皇恩,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得不说,这种想法也是很天真了。

如果不是这样天真,他也做不出允许百官从国库里借银子的事。

人的贪欲是无穷的,“升米恩斗米仇”这句话,也不是写在书上只图好看的。

康熙对自己的亲儿子多疑防备的令人发指,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臣子,却又宽纵天真到令人发笑。

胤禛暗吸了一口气,不死心地问:“依着汗阿玛的意思,内务府将宫灯图纸外泄一事,就不追究了?”

康熙语重心长地趁机教导儿子,“作为上位者,待下不可太过严苛。若不然,臣子人人惧怕,哪一个还会忠心于你?”

对此,胤禛非但不受教,还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敢苟同,“儿子读书少,只学会了防微杜渐与防患于未然。”

说完这句,他也不看康熙的脸色,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表达了出来。

“人的野心是一步一步被养出来的,的胆量也是一步一步被纵出来的。

今日他们只是偷渡了几张图纸,汗阿玛宽宥了他们,来日他们就会仗着汗阿玛的宽容,将更重要的东西偷出来,卖给大清国的敌人。”

说到这里,他古怪地笑了笑,嘲讽味十足地说了一句,“反正汗阿玛是个仁君,就算追究,也不会弄得血流千里,不是吗?”

“放肆!”康熙勃然大怒。

胤禛一撩衣摆,甘脆利落地跪了下去,“儿臣说的都是大实话,实话虽然不好听,却是逆耳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