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的太子心态早已成熟,只把他当个无理取闹的孩子看待,时不时逗弄一番,却并不与他动真格。

如此一来,就更衬得太子胸襟广阔,大阿哥沉不住气,也让大阿哥更觉得太子心机深沉,每每都气得恨不得扑上去咬他一口。

——太子实在是太可恶了!

见太子不说话了,康熙又问大阿哥:“胤禔,你觉得该怎么办?”

大阿哥得意地看了太子一眼,慷慨激昂地说:“大清是我们满人的天下,自然以我们满人的利益为先。至于那些汉人书生,都是一群酸儒,汗阿玛又何必顾及?”

康熙的神情高深莫测,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转而又问三阿哥:“胤祉,你觉得呢?”

三阿哥心思数转,在应和太子或者别出心裁之间犹豫了许久,终究还是想得到皇父看中的心思占了上风。

“汗阿玛,儿臣以为,您既然下定决心改革科举,便不应该寒了天下士子之心。科举本就是为国举才,自然是要公平公正,方显汗阿玛仁德。”

他自认为这番话有理有据,可圈可点。

可让他失望的是,康熙一个字也没多说,甚至连一个赞赏的表情都没有。

“胤禛,你也说说。”

胤禛看了看三个哥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推辞道:“汗阿玛,儿臣才读了几天书,哪里能知道这些事?您就别为难儿臣了。”

康熙换了个坐姿,面上随意地笑道:“这里只有你我父子,没有外人,你就随意说说。就算说错了,也没人会笑话你。”

“这个……”胤禛讪讪道,“汗阿玛恕罪,儿臣在这方面的确没有什么天赋,您就饶了儿臣这一遭吧。”

反正他是打定了主意,日后关于朝政事,他一概不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