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到底是没再为难他,对太子和大阿哥道:“太子和老大各自上个折子,把你的们的想法都写出来,朕会仔细看的。”

“是,儿臣遵旨。”两人同时应声,不同的是太子内心毫无波澜,大阿哥却激动不已。

——这正是向君父表达自己政治理想的大好机会呀!

见康熙提都没提他,三阿哥有些失落。但想到太子已经疏远了胤禛,他又精神抖擞,决定再接再厉,抱太子的大腿。

太子和大阿哥的折子怎么写的,胤禛不知道。

但这件事的后续,他却一清二楚。

是隆科多告诉他的。

没错,就是隆科多。

隆科多年长他十岁,今年已经十五了。康熙这个表哥兼姐夫就给他安排了个差事,在阿哥所做三等侍卫。

像他这样的权贵子弟,是不想着参加科举的。他们入仕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做大内侍卫,二就是到六部去做笔帖式。

康熙解决科举名次的方法,就是和稀泥。

一方面他坚持科举名次要按真实成绩来排,另一方面,他又提高了各级官员恩荫子嗣的名额。

原本能够荫一子的,现在可以荫两子;原本可以荫两子的,如今可以荫四子,并以此类推。

如此一来,汉人学子得了公正,满洲亲贵得了好处,双方虽然都觉得是对方占了便宜,对着这个结果还都能接受。

隆科多笑道:“四爷是不知道,当时大阿哥的脸色有多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