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三叔看得兴起,口占一首《观大郎浑脱剑器舞》七绝。

李明明内心澎湃,这才是大唐气象,这才是士族风流!

崔大伯还不尽兴,让大娘吹一曲箫来。李明明才知道,原来大娘最擅长的乐器不是琴,而是箫。

大娘吹的是《舞雩曲》,谁做的已经不可考证,据说是根据“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段做的曲子。

曲子欢快清新,这个时候听,特别应景。

李明明想起《射雕英雄传》上跟《论语》这一段有关的笑话,不由得翘起嘴角。

大娘一曲毕,崔大伯道,“适才看二娘微微一笑,似有所得,说来听听。”

被大boss点名,李明明并不紧张,崔家人都不错,崔大伯看起来也不严厉,当下笑道,“儿适才想起一个问题,请教伯父:孔子弟子达者七十二人,多少已经成年,多少还是孩子?”

崔大伯没想到游宴之时,侄女竟然请教起孔子的问题,还这样刁钻。

众人也一副看怪胎的样子看李明明。

李明明只笑吟吟地等着。

崔大伯想了想,坐直了身子,诸典籍中好像并无关于此的记载呢,当下尴尬一笑,把诸人都拖下水,“你们谁知道?”

谁也没想到这脑筋急转弯似的问题,都看李明明。

李明明笑嘻嘻地公布答案,“刚才阿姊吹《舞雩曲》,冠者五六人,五六是三十,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加在一起正是七十二。”2

众人哄笑,大娘握着帕子一边笑,一边推李明明。

“好个慧黠的小娘子!”

屏风后走出两个人,一个老叟,一个年轻人,年轻人不是别个,正是王存。

崔大伯、崔三叔都站起来,其余人也跟着站起来,老叟道,“坐,坐,某等闯入家宴已是不该,久龄、延年何需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