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了林风起的公文也不顶用,顺天府尹原话说的是,“在谁的地盘就要听谁的话,你一个姑苏县令的公文就想着在我顺天府尹的地盘用不成?”
这差役往常是出惯了远门的,也算机灵,平时有这样类似的事,到当地的衙门打一声招呼就行了,哪有像这回这样的?竟明摆着像是要包庇似的。
他心中起疑,一时之间也没有直接回来,反倒在京城呆了两天,找着机会请了衙门里的人喝酒吃茶,趁人喝得熏熏然,把话套出来了。
原来这冷子兴背靠着贾府,当天上京就直奔岳父家里了,求着他岳母周瑞家的在王夫人面前求了情,当天下午,就有管家带着那府里的帖子找上了顺天府尹了,只叫他务必将案子拿捏到自个儿手里,回头叫他罚点银子就算了。
顺天府尹与贾府相交,他能当上这顺天府尹背后也有四王八公出的力,两边本就亲近,靠着这层关系,王夫人才胆子大,包揽诉讼,有人求到她头上,只要能拿出银子,没有她不做的。
差役便知道这事儿难以善了了。
左右冷子兴还要靠着贾府的庇护,想必轻易不敢出京,他便日夜兼程又回了姑苏回来报信。
“我听那顺天府里的人说起,这冷子兴还不止贾家一家去疏通关系,背后竟好像沾了许多人似的。”
林风起怒气横生:“那是自然的,他如今靠着古董生意为生,那些能买卖古董的哪个家里不是非富即贵的,即使当时落魄了,瘦死的马比骆驼大,也足够他在当地经营出点人买了。”
现今的古董商人,背后不靠点人根本做不下去。
一则他们是靠古董吃饭的,买进卖出都指着这玩意儿过活,有些个大户人家表面看着光鲜,实则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支撑不起那一大家子的嚼用,便私下里将家里的古董玩意儿典当出去支应着。
像是冷子兴这样的古董商人往往就是最先看出一个家族鼎盛与落魄的,他们嗅觉灵敏,不是一般人还真做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