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他便起身向外走去。
洛知卿轻声应了,行礼恭送。
竹楼外脚步声渐渐远去,火塘内燃烧的声音便在这间客室逐渐放大,“噼啪”脆响,如同窗外青竹折断在耳畔。
洛知卿站在原地,目光落在了窗边矮几上的那盘蜜饯上,突然缓缓叹了一声。
--
等晚上时间到了,洛知卿与洛长墨便跟着洛珩进宫去。
洛家的马车驶到宫门口的时候,已有好多马车已经到了,洛知卿掀了车帘子,只见远处宫道纵深,四周十数量形形色色的马车停在宫道门口,虽被宫人尽力领着协调驱赶,但被厚重的宫墙围着,仍旧感受到一股拥挤压抑的氛围。
心里异样的感觉升起,她一时有些迷惘,目光落在虚空一点,手习惯地向下搭,扶着丫鬟的手下了马车。
“是文相和刘御史家的马车。”
身旁的声音一响,洛知卿扭头看去,这才发现她以为搭着的丫鬟根本不是丫鬟,而是洛长墨。
“怎么?”看着她惊讶的表情,洛长墨问道。
洛知卿收回手,向后瞥了一眼,看见了这次带来的依澜和弄舟二人,“没什么,大哥怎么在我这里?”
她以为洛长墨会跟在洛珩身边寒暄各位大臣呢。
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洛长墨笑笑,“父亲哪里需要寒暄旁人。”
洛知卿想想也是,以洛珩如今的身份,只有旁人巴结他的份。
“再说,我的身份也不宜与谁走得过近。”
洛长墨现任大理寺少卿,大理寺一向保持中立,从不参与党争,他自然也一道免了上赶着与旁人客套寒暄的必要。
不过洛知卿听了这话,思绪一转,却是问道:“大哥,这朝中与你一般的都有什么人?”
洛长墨觑了她一眼:“你只想知道有什么人?怕是连官职也想打听罢!”
洛知卿自上次在寒泉寺接触过程西顾后,便开始有意无意地打听朝中的事,不过之前与洛珩心怀芥蒂,洛长墨又太忙,纵然知晓了点,却始终不够全面,今日好不容易得了机会,她也不愿意轻易放过。
因此纵然言外之意被他点点明,她也不觉得有何尴尬,面纱之后的嘴角带着笑,温温柔柔地看着他。
洛长墨对于洛知卿的请求从未拒绝过,此刻也不例外,“朝中中立的一品大臣除了父亲,便是右相文渚,此外,六部中的吏部、礼部尚书以及大理寺等五衙门也从未参与过任何党争。”
洛知卿听得仔细,正要点头,却听那人又道:“据我了解如此。”
她抬头看去,眸光诧异,不过看到那人似笑非笑的神色时,脑海中一想,便有些明白了。
朝中局势看上去显而易见,无怪乎太子与二皇子两党相争,但在朝廷这个浑浊的大染缸内,人心是最难猜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