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这小子经清歌一番教导以后,杜绝了向外发展之路,只能一颗红心向家里,哄老婆的招式花样百出。王熙凤没有家室财力可以压老公一头,经清歌一番培养以后,知道自己现在乃至以后的靠山一时公主婆婆,二是贾琏,对贾琏也是柔情蜜意,哄老公的法子也不遑多让。这两人的夫妻相处之道很值得借鉴。

清歌仔细回忆了一番不经意间看到的贾琏和王熙凤夫妻互相哄的画面,觉得可以一试。他清咳一声:“凤哥哥,人家心里只有你一个,其他人和事都是浮云……”一句话没说完,清歌自己都差点把牙酸倒,小凤更是一脸不忍卒看的表情。夫妻两你看老我,我看看你,然后笑的乐不可支。

清歌说:“看来这说情话也是个技术活,听凤丫头说给贾琏话里都透着密,怎么从我嘴里说出来就不是那个味呢?”小凤笑完了,接道:“情话都是有感而发的,就像我,想你了直接说,爱你也直接说,学别人,不是一码事啊!”

清歌为难了:“我可能天生就没长这跟说情话的神经吧,我什么清歌都说不出口,觉得好肉麻!”小凤说:“你不需要会说情话,你这样就很好了!你想听什么情话我说给你听!”把清歌感动的好好的疼爱了小凤一番,夫妻两一夜风流被翻红浪。一番柔情蜜意以后,小凤心满意足,他的要求很简单,清歌做什么都可以,只要是不是把注意力拉回一点放在他身上就好。清歌也心满意足,吃吃小醋有益身心健康,夫妻运动一番后,哄好了老公的清歌继续回头看戏。

荣国公府的孩子多,府里有闺学。林妹妹还有宁国公府贾敬的幼女贾珺都过来附学。倒不是这两家请不起父子,而是这两家都只有一个女孩儿,委实孤单了些。

史家的湘云还有她的二叔的长女湘雪,还有三叔家湘霓也来荣国公府附学,就是史家有意想和荣国公府加深关系了。荣国公府如日中天,如今史家老爷是贾史氏的同胞弟弟,两家来往频繁。史侯爷担心等他们姐弟百年后,两家小辈们交情不深,到时关系就会慢慢变淡。

史家小字辈的小爷们也到贾家族学附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贾家的族学,如今是老国公贾源亲自监督的。贾家的小辈们都怕老国公,老国公年轻时征战沙场一生,浑身气势不是谁都能泰然自若的。嫡亲曾孙贾宝玉被他亲自带了一两年,如今在他老人家面前依然大气不敢多出,噤若寒蝉一样。

贾家如今很注意子孙的教养。族学的先生们都是至少是又举人功名的,还有几位是考中进士后不惯官场,才来贾家教书育人的。别管他们为人处世是不是优缺点,至少学识是绝没有问题的,考科举的经验也足。至于为人处世,人际交往,家里会交,学堂里其他夫子们也不是吃干饭的。

荣国公府的闺学里,有自家的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孩子,还有外孙女林黛玉,还有宁国公府的贾珺(贾敬之女),再就是保龄候府史家史湘云史湘雪史湘霓三个姑娘;小辈的贾薇(贾瑚之女)也开始上闺学了。要不了几年,贾琏和王熙凤的两个女儿贾菁贾莞也可以开蒙了。女孩儿们一起上学,一起玩乐,每天都过得热热闹闹的。

这群女孩子中。只有迎探惜三春是庶女,可是她们在小辈面前是姑姑,在林妹妹史家姐妹跟前是主人,所以女孩子们也只论亲戚关系,不论嫡庶,相处的还不错。女孩子们中,迎春年纪最大,已满十周岁,贾薇最小,刚刚开蒙的年纪。

贾薇的亲娘又怀了孩子,他嫡亲弟弟贾苒也还小,小周氏忙不过来,才把闺女送进闺学里学习去了。一来在学堂里跟着荣国公府重金请来的夫子们总能学点什么,二来跟着她姑姑们总比整天跟着奶娘丫头们好。学堂里的女孩子们之余贾薇都是姑姑,堂姑姑表姑姑不都是姑姑嘛!贾瑚的嫡长子贾蔚也正式开蒙和叔叔们一起上学读书去了。

王熙凤家的两闺女,贾菁和贾莞要不是太小了,王熙凤也想送去闺学了。每天看着一群花朵一般的小姑娘们结伴上学放学实在是太养眼了。下学之后,一般林妹妹和史家三姐妹都是回家的。如果遇到天气不好,放学后一直下暴雨或者雨雪天气,几个女孩子也会留宿荣国公府。

荣国公府也不至于管不起几个女孩子几顿饭。

林妹妹喜欢大观园的潇湘管,正好清歌也喜欢,这一处就留下来成了清歌和林妹妹专用的地方。林妹妹偶尔留宿就住这里,清歌住的倒是不多,大都是白天在潇湘管的竹林里喝杯茶,游玩大观园累了在这里歇歇脚什么的。

潇湘管的隔壁在红楼原著里时贾宝玉所住的怡红院。这辈子贾宝玉是住不进来大观园了,这一处留给了贾瑚长女贾薇,贾薇现在还小,还没有搬进来。迎探惜还住在红楼原著里她们各自住的地方,紫菱粥,秋爽斋,藕香榭。蘅芜苑留给了贾琏和王熙凤的两个女儿贾菁和贾莞长大了来住。

史家三姐妹留宿时就住在了稻香村,这里在红楼原著里住的是李纨母子。稻香村地方大,住史家姐妹三个绰绰有余。史家还有三个小一点的女孩子,过两年一起过来荣国公府附学时,稻香村也能住的下她们姐妹六个。

贾代善的三个年长的女儿们也有女孩儿,不过年龄已经较大了,都是将要出嫁的年龄了。她们偶尔跟着各自的亲娘来外祖家里玩,偶有留宿也住在大观园里。大观园还有嘉荫堂,叕景楼等几处无主,怎么都能安排的下。

大观园里住进了这么些花红柳绿的女儿家,加上她们各自的奶娘嬷嬷大小丫头们,大观园里每天都热闹非凡。贾家姑娘们金尊玉贵,每个人都是四个大丫头,八个二等丫头,小丫头若干。

大观园里比红楼原著里人更多,可是并不像原著里那样管理混乱,丫头们互相拌嘴,有事情时相互推诿,一天天的尽是麻烦事。

第38章

如今荣国公府有贾瑚的媳妇小周氏当家理事,贾珠之妻李纨辅助。

贾瑚是荣国公府明正言顺有圣旨亲赐的国公府世孙,小周氏是钦封的世孙夫人,底气十足。她管起事来自然不像红楼原著里的王熙凤,被处处掣肘。谁不停使唤,直接换了就是。

李纨在娘家是虽然由于她爹李祭酒迂腐,只让读写《列女传》风书籍,但是李家夫人教导她还是用心的。李纨当家理事也没得说。她们堂妯娌二人相互分工,周氏主要负责大的比较重要的事情,李纨负责具体的注重细节的事情。小周氏偶有估计不到或者忙不过来的情况,李纨也很能搭把手帮忙。

红楼原著里因为贾家太乱,李纨不想多理会,只想带着儿子过安生日子,才不欲多管荣国公府的那个乱摊子的。如今贾珠在世且前途可期,李纨也不是那个槁木死灰一般的珠大奶奶了。荣国公府里没有分家,帮嫂子就是帮自己,还能在长辈们面前露脸,也能扩大交际圈。李纨是拎得清的。

王熙凤因为住在清歌璇玑公主府的,她是公主府正经的少夫人,自从王熙凤过门,清歌就把公主府的管家权交给了王熙凤。多年来清歌对公主府的管理一直是抓大放小,具体事物全有长史管家还有身边几大嬷嬷们共同管理。

公主府管理透明,王熙凤接收后一目了然,没啥可改变的了,管理起来也轻轻自如。不过王熙凤还是开开心心的接手了公主府的内务管理,在她看来,这代表着公主婆婆对她的接受和认可。古代女子,管家权好像很重要,虽然清歌一直不明白这有什么好争得。但是,既然你喜欢,你就干着吧!其实我真的不愿意干这些事,正好你喜欢,那皆大欢喜了。

清歌对这几年王熙凤的工作还是满意的,王熙凤在没有私心的情况下还是很能干的。经过清歌的几年教导,王熙凤还是不敢太损公肥私的。公主府管理机制透明,管理人员其实没有太多地方可以挖空子。要是这种情况还能捞到油水,那就是她自己的本事了。清歌是不会在意这点别人凭本事费心力挣到的小钱的。

王熙凤管理公主府轻松自在。璇玑公主府只有清歌小凤夫妻和贾琏王熙凤夫妻以及贾菁贾莞两个孩子,人口简单,事务不多。不像是荣国公府里,从贾源孙氏夫妻起,五代人住在一起,人口众多,事情也多。这亏了贾瑚的日子小周氏能干,贾珠的妻子李纨也颇能干,不然那么大一家子人,还真玩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