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庆幸自己有公主府,不然和那么多都是近亲的人同住在一起,即使自己省事,保不定别人不省心呢!现在多好,高兴时就去荣国公府里吃席看戏,懒得动就窝在公主府自己的地盘,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现在清歌去荣国公府里的次数多了,日常不忙的王熙凤也每次都跟在清歌后面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王熙凤很喜欢去荣国公府里,公主府虽然自在清净,王熙凤本质上还是个爱热闹也爱显摆的人。
王熙凤因为是清歌的儿媳妇,在荣国公府里颇被长辈们高看一眼,妯娌们包括宁国公府里贾玖贾珍之妻,对她都只有尽让的。王熙凤就越发喜欢去荣国公府了。清歌见也不是什么大事,大事上王熙凤还是拎得清的,就随她去了。
王熙凤随清歌在荣国公府里混的多了,在大观园里来来回回的游玩的多了,看大观园里四时各色花开不断,稻香村里还有一片土地可以种植,就生出了原著里探春的那个想法。大观园里的鲜花嫩柳等都是可以变成银子的!虽然如今荣国公府里不缺这点小钱,但是得了前给和府的小姑子侄女们添点脂粉银子也好啊!
这个主意说出来,别人还罢了,迎探惜三春是极愿意的。荣宁二府的女孩子包括来附学的亲戚家的孩子,就属三春经济状况最差了。其他的都是嫡出,不管怎样都有亲娘贴补。只有三春,亲娘都是丫头出生的妾室姨娘,自己还靠着府里的月例银子过活呢!想补贴女儿们,实在有心无力。
三春中又以探春为最,迎春惜春生母都只有她们一个孩子,心里唯一的念想就是女儿,自己俭省一些,还能挤出一点补贴女儿。探春生母赵姨娘还有一个亲生的贾环,实在补贴不了探春什么。
说起来三春的生活水准都比红楼原著中好了很多。如今的荣国公府里没有敢辖制小主子的下人,也没有自己大笔贪墨买回乱七八糟不能用的脂粉糊弄小主子的采买。如果有人敢这样做,早被管家的周大奶奶珠二奶奶们打一顿发卖出去了。
迎春如今虽然仍是庶出,但是她生母在世,关心疼爱她且只疼爱她一人。荣国公府里专门请了教导姑娘们的各色人等,迎春的身边也没有了厉害辖制她的乳母和教养嬷嬷,所以迎春虽然仍然温柔沉默,不过是个性使然。善棋的迎春内秀着呢!心中自有丘壑,遇事也有主见。迎春早就不是原著里那个针扎了都不知道哎哟一声的“二木头”了。原著里,迎春何尝不是失望的太多太久,根本无人在意她,没人为她做主,才长成那样的性子呢!
探春还是那个性子,虽然她如今的处境还比不上独得生母姨娘宠爱的迎春,但是一点都没影响她长成泼辣大气的性子。探春如今并不像红楼原著里那样巴结嫡母,这辈子的她要活的轻松许多。三个庶出姑姑们的亲事让她看到了希望。有祖父祖母在,既然她们是庶出,将来的终身总是不会太差的。探春还是善书法。
惜春虽然从原著里的宁国公府姑娘变成了荣国公府里的正经姑娘,但是想来如果她知道事实,也是愿意过如今的日子的。原著中她虽然有嫡亲父亲和哥哥嫂嫂,可是谁管过她?由着她长成清冷的性子,小姑娘能自保就不错了,要求太多就是太为难她了。此生她和迎春一样,有爱她如珠如宝的生母;虽然生母只是个姨娘,她也一点不介意。惜春依然爱画,且善画。
清歌就是根据三个姑娘的性子和爱好确认了迎春和远在美洲的贾瑛,还有惜春和隔壁宁国公府里的贾珺的身份的。迎探惜三春的名字没有叫错,各自仍然是她们自己。
王熙凤提出经营大观园,最赞成的就是她们三个了。三春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她们手里可供她们支出的真金白银还是不多的。年节里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就是她们最大的一笔收入了,其中清歌给的最多;再就是每个月的月例银子了。
虽然府里每季都给她们对应份例的衣服首饰,逢年过节府里的衣服首饰都是府里公中出。平时的胭脂水粉份例中也都是上好的,但是谁不想手里多些完全属于自己的银钱呢!
贾家长辈们听了王熙凤主意,也觉得有理,就让小辈的妯娌几个有空时带着一群女孩子们打理大观园的出产。得的收益也不用入府里的账目就,直接就有她们妯娌姑嫂侄女们分了做脂粉银子吧!其中,包括王熙凤母女三人。
王熙凤很高兴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这次真的不是为了她们母女能占三份。王熙凤母女实在不缺银子,王熙凤是公主府唯一的儿媳妇,贾菁贾莞最为清歌疼爱,怎么可能缺银子?王熙凤高兴是因为她又在荣国公府的长辈们面前漏了脸,并且得到了小姑子们的感激。就是妯娌们,周大奶奶嫁妆丰厚,不在乎这点;可是珠二奶奶嫁妆几天说不上丰厚了,能每年多谢收入,她也是高兴的!
王熙凤兴致勃勃的教导一群女孩子门如何规划打理大观园的产出,瑚大奶奶珠二奶奶有空时也来凑热闹。包括清歌在内的长辈们都笑眯眯乐呵呵的看着。觉得多了事情忙的女孩子们更鲜活了。孩子嘛,活泼一些更好。
荣国公府的三太太王氏对比毫不在意,她的长女元春已经出嫁了,长子贾珠膝下至今只有贾蓝一子,没有亲孙女从中获利。对于名义上属于她女儿的三春,王氏是没有多少疼爱之心的。尤其是宁荣二府里包括出嫁的四个大小姑子们,只有她他庶子庶女的情况下。
对比太惨烈,显得她的生活最不如意,夫君在亲近人家中,也是属于最没有出息的那一个。如果不是王氏长子贾珠优秀,前途可期,相信王氏心里会更加不平衡。那样清歌还真的会有些担心她长期心理平衡然后做出什么来。现在起码王氏还能指望过些年贾珠品级上去了,给她这个亲娘请封。
清歌是能理解的这种对庶出子女疼爱不起来的心情的,大凡是个思想正常的女性,对于夫君在和自己婚内和别的女人生的孩子都是疼爱不起来的。别说孩子是不是无辜的话,嫡母能做到不磋磨不加害庶出子女就不错了。实在不能要求更多,古代人也知道羊肉贴不到狗身上的道理。
第39章
贾政,这辈子对荣国公府的唯一贡献就是开枝散叶了。两年前,贾政的又一个小妾又给他生了个庶子,取名贾珂。
王氏本来都对贾政的那些小妾视而不见了,只是终究忍不了一个又一个庶子庶女的出生。他一狠心一咬牙,对贾政用了药,让贾政再也生不出孩子了。
贾政膝下,有王氏所出的嫡出二子一女。有迎探惜三处三个庶女,还有贾理贾环贾珂三个庶子,已经够多的了。王氏看来,庶女不过费一副嫁妆,没分家的情况下这股嫁妆还是有荣国公府公中出。可是庶子是要分家产的,起码每个庶子娶妻还有安家都要一笔银子的。
如今高门大户的分家规矩,嫡长子独得七成家业,其余三成由其余嫡子平分两成,庶子平分一成。荣国公府里的情况,贾赦这方可以分到七成家业,贾枚(小凤)和贾政分剩余三成。贾枚这房只有贾琏这个从大房过继来的继子,公主府也不缺钱,无所谓分到多少。可是贾政一房,孩子多,将来分到的产业却不多,将来可怎么办呢?
贾政是没本事为儿子们挣下一笔家产,偏偏又生了三个庶子分产。将来荣国府分家够,在分家分到贾宝玉(贾珏)哪里,贾珏只能从三房里分到的荣国公府里一成半的产业里分走两成,长子贾珠可以分到二房将来产业的七成。三房剩余的一成产业由三个庶子平分。
王氏想到这里就为次子将来的日子发愁,恨不能回到从前,早在贾宝玉出生后就给贾政下药,那样贾宝玉就能分到三房的三成了。现在让王氏下手把三个庶子害了王氏还是不敢的。虽然贾政窝囊没本事,但是两代国公爷都不是吃素的。
暗害贾家子孙?怕不是不要命了。贾王史还等着贾珠出息后母以子贵,还没有活够呢!这样的情况下,王氏能对庶出子女疼爱的起来才是怪事呢!嫡母和庶出子女之间,不过是面子情罢了。荣国公府里其他人也不会多说什么,羊肉贴不到狗狗身上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老国公贾源夫妻最近的精神状况已经不好了,老国公面前还能早起跟着重孙们打拳,最近开始力不从心啦。老夫人孙氏有时候和小辈们说着说这话,就能睡着了。小辈们不放心,请了太医院医术最高明的太医们来看过。太医们说:老国公夫妇没病,不过是人老了,大限将至而已,这是人力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