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经过测试,完全可以再建造一个,专门生产玻璃——
原本的告诉是为了锻造武器,那群墨家可不会同意让赵馨用来烧制玻璃。
这日一大早,赵馨带着人去了冶炼武器的地方。
秦国的兵器制造一直是流水线生产,赵馨虽然一直知道,却不曾亲眼目睹。
她一直想来参观,却因为可能遇上危险而被制止。
如今,可算是能亲眼看看所谓的流水线生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赵馨跟着墨家钜子的身后,一步步朝着冶炼武器的工坊走去。
距离工坊越来越近,周身的温度也越来越高。
慢慢地,赵馨的额头甚至开始冒汗。
墨家钜子回头,有些担心地看着赵馨:“太后,工坊里面太热,也有一定危险,您不若还是在外面等着,由在下进去……”
赵馨打断:“不必,我要进去看看。”
墨家钜子无法,只能先一步进去,然后侧身将赵馨迎进了工坊。
外面寒冬腊月,工坊里面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火红耀眼的液态金属从高炉一个缺口处流出,带起滚滚浓烟,然后顺着人造的沟渠,在人工的影响下流入模具当中,然后冷却,有了粗胚。
之后再反复捶打,塑形,雕刻……
所有人分工合作,赤膊上阵,汗水成河,很快就将武器的所有零件都打造出来,组装好后就是一个可以立刻投入使用的完美武器了。
身处其中,很容易被这样的场面感染。
赵馨看着这样的场景,连被汗水打湿后如虫蚁在身上爬的难受感觉,都在这段时间被她忽视了。
墨家钜子走在前面,带着赵馨来到高炉前:“这便是按照我们之前商讨的细节,建造出来的最终成品,温度确实更高,冶炼出的金属纯度也更高。”
说完,他顿了顿,道,“下官按照太后指示,让人将铁矿投入其中,果然冶炼出了纯度更高的铁。之后按照您的要求,按比例投入其他物品,果然生产出了更坚韧的钢铁。”
墨家的理念一向是兼爱非攻,“兼爱”是人要平等地相爱,“非攻”则是反对战争,这简直与当时的社会环境背道而驰,在阶级分明的战国时期显然完全行不通。
作为墨家的领头羊,之前的墨家钜子并非没有试过向其他诸侯国“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但可惜的是,墨家比儒家还不受诸侯国君王的待见。
儒家好歹也曾说服过那么两三个诸侯国的领导人,让其在国内推行儒家的治国理念——
虽然最后的结果基本全是,被灭国,或者国力衰退。
但墨家,竟是一个诸侯国都没看上。
也不能说没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