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馨眨眨眼,瞬间明白过来,这位有才之人便是韩非了。

韩非有才倒是有才,就是人到了秦国后,不但给了嬴政不少助力,本人也像是被用来打狗的那个肉包子,一去不回了。

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说起此事,嬴政就想到了另一个人。

他摸了摸下巴:“说来韩国还给秦国输送过一个大才叫郑国的,韩非可以不要,这人必须得弄回秦国。”

毕竟韩非的知识他都知道,郑国修郑国渠的本事,他可不会。

第90章

这位郑国呢, 是韩国人,非常擅长水利方面的知识。

韩国人自己不愿意用。

因为对韩国的王室贵族来说,老百姓生活得好与不好, 与他们都没有半毛钱关系。

修水利不要钱的啊?

这钱由谁出?

韩国上下骄奢淫逸, 让他们花钱买奢侈品享受可以, 让他们花钱修水利改善百姓生活?想都不要想!

于是, 他们就把郑国送到了秦国。

原因?

希望郑国能为秦国修建一个足够庞大的水利工程, 这样就可以征调秦国关中的绝大部分壮劳力,不但让秦国不敢轻易的打仗,还会损耗秦国国力。

嗯……

想法很天真,结果嘛……

与韩国其他计谋一样,都不过为秦国的统一大业添砖加瓦。

因为在这期间,韩国并未发动战争, 更不曾发动六国合纵连横,就跟什么都不做, 秦国就会被拖垮一样, 眼睁睁看着水利工程成功修好, 郑国渠所在的关中一带,也成了秦国的“金城天府”。

在战国时期普通田地亩产不足一百斤的时候,郑国渠附近的田地亩产愣是达到了惊人的两百斤。

原本这位郑国在公元前246年就该被送来了,却因为秦国最近几年一心发展自身,没有派兵攻打其他国家——

李牧的代地不算。

直接导致韩国王室贵族沉湎酒色, 毫无危机感。

郑国这位因恐惧秦国攻打韩国而送来的“间谍”, 自然不会再派过来了。

不但郑国,若是秦国一直不动武, 只怕韩国这群没有居安思危想法的人, 连韩非也不会派来秦国。

但……

赵馨看向嬴政:“你有办法让韩国送人?直接要?”

嬴政笑了笑:“直接派兵到韩国门口吓一吓, 他们自己就把人送上门了。”

赵馨:“……”

虽然听起来很怂,但事实还真可能这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