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认为“重在过程”等同于说“结果不重要”最初。说这句话的人,可能是想让听者觉得,过程中也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人和物和事,应该说是在“过程”中得到了“结果”。
不过总的来说,《阿米莉娅》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这只是一个不幸被卷入阴谋和战争、试图在乱世中生存的女人的故事罢了。
感叹一下,我的野心实在不小,写着写着就把越来越多魔法世界里大的小的、重要的边边角角的人物写进来不少,故而不害臊地给它贴了个“saga”的标签。
我塑造了无数角色,又让他们匆匆离开了阿米莉娅的生命。我原本不喜欢这么做,直到那次读完《布鲁克林》,我忽然想到,这才是生命最真实的样子。我们每个人不过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怎么会一直待下去?我现在还能想起与童年好友最后一次聊天的场景,哪怕当时我们再觉得这辈子都不会分开,到底也是走上了不同的路。
但这不是说那些人和事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写作的过程非常漫长,中间又经历人生比较重大的几个转折点。像我在最开始简介里说的,这篇是我刚上高中时写的,只不过今年才真真正正将全文发出来。现在的我已经写不出这样的描述了,因此即使文笔很稚嫩,还是有些怀念当初能花一天在写作上、一写写一两万字的自己。
每年我都会打开这篇文档修改一下,而今年年初的重修是我最感慨的一次。去年的一些经历我对“孤独”和“无助”这两个词有了更深的感触,也更有些遗憾没能更好地展开更多有意思的故事:比如艾伯特家族的故事、狼毒药剂的发明、特蕾西·博恩斯的记者工作、希西利娅·马尔福成为沙比尼夫人的经历,等等等等。此外,我对文章的节奏也很不满:为什么没有过多描述阿米莉娅和朱利安分手的原因?为什么不多讲述汤姆里德尔在工作后“追求”阿米莉娅?到婚礼之前,朱利安和阿米莉娅相处的时间,是不是篇幅太短了?
我竭尽全力,在最后填补了一些空白。改了又改,最后呈现出来的,几乎是个跟我最开始计划的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我原本的计划,是让阿米莉娅死心塌地跟随爱上汤姆,她赫奇帕奇传人的身份也是装出来的。最开始构思这篇文的时候我就写好了以下这些片段:
1.
我轻轻抚摸着他的脸庞,悲伤地笑了起来。“你真的不明白,对吗?”他没有看我,深色的眼睛还是闭着。“我爱你,我一直都爱你。从你把衣服盖在我头上,拉着我骑扫帚,在翻倒巷里抱着我……每次我对你的爱意都会加深一些。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