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如潮。三排往后的女生踮着小碎步串到前排来拍照:举起手机,一张;横过来,一张;转过身远程自拍合影,一张。

那是古曲《阳关三叠》,简单,同时底蕴深藏。刘启奋力回想上周考完的中国古曲赏析的考试卷纸,终于想起了一段唱词:

感怀,感怀

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

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

日驰神,日驰神[1]

……

第一排有一个空座,他盯着那儿发愣,心想,我刚才为什么没去那坐着。

一来二去就熟了。谁都知道,在音乐学院,老师和学生间建立友谊是十分容易的。

王磊喜欢做公益。他话不多,乍一看冷峻不好接近,但实际上为人认真而随和,是那种你看着他的脸就会觉得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刘启用一个月的饭卡从Tim那换来了整整一个学期代替中澳合资社和王磊联系的机会。他本来就是不管在音乐还是人情上都是极有天分的人,既然存了结识的心思,和王磊的关系也日益好起来。

有时候他去王磊那,在后者的办公室里。他们并排跪坐在古琴前。勾挑抹剔,王磊教他,先给他示范一遍,在由他弹。有弦乐器专业级的底子他看一遍就能记住,但他从来都故意弹不好。王磊示范几遍之后,就会坐过来按着他的手。

不知道他用的是什么香水,雪松和苔藓的气味一时从衬衫领口缓慢悠长地沁出,一时又消失了。刘启不动声色地向古琴老师靠近了些。

王磊不为所动:“你不是学小提琴的吗?”怎么学不会古琴。

他貌似费解,声音却带着笑。

不到一个月他就能熟练地演奏《酒狂》了,但更多的时候是对着王磊弹奏《凤求凰》。他们一起去吃晚饭,微风徐徐中走过傍晚的校园。

有小提琴专业的学弟在琴房练琴,无钢伴的《海滨音诗》。王磊微微眯起眼睛。

“很应景啊。”他说,“很凉爽。”

刘启在策划一场告白,简简单单的两个人。他想把王磊约出去,告诉他自己喜欢他。有三四天他脑子里全是这件事,跟他自己的导师上课时都险些控制不住嘴角。

拎着小提琴离开办公室时,他的导师不经意问了一句:“王磊老师人不错吧?他跟我说你还在去他那儿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