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着五个名字。

按照顺序将名字和人相对应,很容易就知道了那天深夜来找她的人是谁。

照片的左侧的那位男性。

被称为“不熟”的人。

虽然比照片里年纪大了很多,看着不像是店长的同代人,更像是年长十几岁。

冒了一茬青色的光头,戴着书卷气的眼镜,衣服很皱。

不像是做体力活的人。

淋着夜晚满街的雨,走到店外默默注视,直至店长发现他的存在。

如果靠着书架整理毛绒玩具时启动设备,耳边藏着的接受装置就能听见与余光所见相符合的对话。

店长递给那个人的……

是一本笔记本,封面有点旧,看不出有多么被精心打理,书脚微微卷起。

在店里没见过它,我不知道内容。

那人没有立刻接过去,只是有些发愣地望着那本书。

“这个还你。”

对方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

“……看了感觉如何?”

“深受感动。”

“咦,评价不如以前刻薄了,后面的话呢。”

“不切实际,四处碰壁,流离失所……不得善终。”

他看了她几秒。

忽然放声大笑。

“承你吉言。”

“不客气。”

“还真没想到……你开店了?”

“是啊。”

“亏了多少?”

“贫穷到辗转反侧睡不着。”

“熬夜可不好啊,会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