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相声讲两个事。

一个是昨天没讲完的镜子和石碑,隶属于《论叶白衣》;还有一个是《论叶白衣之父》的补丁,我发现我之前可能夸得维度不对,越夸越觉得不对,所以对于剧版叶白衣的构建原理,我在这里另提出两种假说,对之前的夸法进行补充和完善。

假说一(上两个章的说法):强迫症手艺人假说。(0.1%以下的概率,多半不存在)

假说二:超维幻视天赋假说。(20%概率)

假说三:完美七巧板假说。(79.9%概率)

以上三种都是假说,永远不可能被检验,就像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岸本齐史究竟是怎么看待自己笔下的鸣人和佐助的偷摸大吉关系的。

我提出这些只是为了秉持着科学精神,不想把任何可能性一竿子打死,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朋友:“危,收藏量,危。”

我:“没事,掉光了才好。”反正公益博物馆不盈利,少一个客人我少一份心思。

我有好茶好酒,摆在这里自己喝,顺便招待过路好兄弟。别的东西都不关我的事。

---

【镜子与石碑】

我朋友看完我前天的作话,她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觉得书版叶白衣是一面镜子?”

我朋友认为即便是原著叶白衣,也一样会感到痛苦,去拿镜子当譬喻,貌似有点自相矛盾。

我说:“因为古僧嘛。”修行人。

镜子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这个概念设计估计就是想表达这感觉。

叶白衣整体的形象轨迹,其实是理想之中的修行人的路,被神化的某种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