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立刻命人去搬铜钱和箱子, 然后先数出十枚铜钱放在太子面前。
皇后道:“本朝沿袭前朝, 各省的人丁税并不相同。京畿的人丁税最低,平均每丁每日十文,一年缴纳三千六百文足矣。也就是三两六百钱。”
三堆钱放在年幼的太子面前, 第一堆根本不能说堆,只有少少的十枚,就那么排成两排,放在太子面前,中间的那堆则是三吊钱外加一百文一串的六串钱,有了旁边的十枚铜钱做对比,这堆钱看上去就跟一堆小山一样。
至于第三堆,则是三枚一两重的银瓜子外加六串钱,没有中间那堆震撼,却比第一堆多多了。
皇后比着第二堆和第三堆,道:“这两堆的价钱是一样的。太子,你可能想象出三百万两白银是多少吗?”
太子茫然地摇了摇头。
皇后示意宫人把一只装了五百两的钱箱子抱上来,让太子看一下五百两白银大约是多大的一箱,然后将一只只差不多大小的钱箱子堆在大殿中央。六千只箱子,一只只地叠起来,宛如一座小山,把整个正殿塞得满满当当。
虽然这些箱子基本都是空的,但是依旧把三百万两白银是多大一笔钱直观地刻入太子的心中。
见太子明白过来了,皇后这才叫人把那些空箱子搬走,然后示意太子注意第一堆的十枚铜钱:“京师乃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也不是每一个百姓每天都能挣到十文钱。”
这是第二炮,直接就把太子轰傻了。
他花费了一点时间才理解皇后的意思:“母,母后,这,这是真的吗?那,那岂不是说,天下百姓根本缴纳不起人丁税?”
皇后道:“没错。大多数百姓都缴不起人丁税。从前朝,不,从更久远的年代开始,就存在着收不上人丁税的情况。也许你经常听到天下赋税三成出江南,但是母后可以告诉你,就是以江南三省之富庶,依旧存在着收不上税的情况。就以江苏省苏州府为例,苏州府有丁口二十四万六千余,税率是每丁每日二十文,一年七两二百钱,税率是京畿的两倍,每年应缴纳人丁税一百七十七万一千两百两。可实际上,苏州府每年能缴纳的人丁税只有不到二十万。不止苏州府,全天下都普遍存在这种情况。”
太子傻眼。
一百七十七万两白银和不到二十万,这个数字他还是能比较出来的。
他喃喃地道:“这,九,九分之一?”
“对。你皇祖父在位之时数度减免赋税,你父皇上位之后也曾减免赋税,但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富人有钱,缴纳的赋税却不多。至于穷人,只能在风调雨顺之年逃荒,因为他们不出逃,就会被没入奴婢。这种情况从两宋时期就存在了。这也是史书上说的,南宋之时江南百姓普遍生子不举的由来。不是因为不喜欢儿子,而是因为,生了儿子就要纳税。寻常百姓人家纳不起税,只能把儿子丢掉。”
现在朝廷最担心的,也是这种情况。无论是太上皇还是皇帝,都害怕民间出现生儿不举之事,所以他们只能让各省继续拖欠人丁税。
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