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起。

然后是第二起,妙玉又退了。

第三起,就有宫廷女官向妙玉进谏,希望妙玉出手阻拦。

妙玉没有点头,而是继续沉默。

然后是第四起、第五起、第六起……

朝堂上刮起了一股廉政风,仿佛短短数日之内,朝臣们就开始注重起廉洁和德行起来。但是受到弹劾的,有近六成是妙玉一系的官员。直到此时,有人提议彻查公主府的时候,妙玉才在朝堂公开上表态:既然大家都觉得廉政这么重要,那就进行全国范围的廉政总动员,只要家产增加超过应得俸禄总和三倍以上,又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自己的财产乃是合法经营所得,就是贪官。

文武百官直接傻眼。

为什么?

因为国朝俸禄低下,由来已久,就是这些年妙玉接二连三地给朝臣们加薪加俸,却也只是杯水车薪。因为国朝的官员们早就养成了贪腐的习惯。

人只要养成了习惯,要想改变就很难。

更别说贪污这种跟钱直接挂钩的玩意儿。真要清算起来,这官场上根本就没有几个干净的!

不得不说,妙玉这一手够狠。

但是新上来的官员高兴,为什么?因为上面有人下马了,他们才有可能上位。

而上面的高官们个个胆战心惊。

事情到了这一步,拿主意的人就只能是皇帝了。

问题是,皇帝不是太上皇,换成太上皇会和稀泥,而皇帝。他从一开始默许那些家伙攻击妙玉派系的官员固然有维护太子正统的含义在里面,可实际上,皇帝已经看到了未来,而且,他也好奇自己的朝堂上真正廉洁的人有几个。

结果很惨烈,首先就是政事堂,直接瘫痪。六位宰相,只有一位幸免。因为这家伙的家族从前朝起就是世家大族,到了本朝更是祖孙为相,想不有钱都不行。

贪污的最多的,竟然贪了足足四十六万两黄金!

皇帝暴怒!

其实他早有心理准备,在他看来,他的宰相们每人贪污十余万两银子,他虽然生气,却也能接受。但是四十六万两黄金!

皇帝直接要求彻查。

接下来瘫痪的便是六部。其中吏部尚书也不少,寒门出身,寒窗苦读十二年,一句高中,鸡犬升天。不止他家中搜出了两百多万两现银,就连他的家中,也由从前的断齑画粥变成了半城!半座州府的土地都是他的!

这个更狠。

如果说黄金白银只是戳中了皇帝的一桩心病的话,那么土地之事便是另外一桩心病,也是历代王朝的大忌。

可以说,如果不是太上皇及时出面,皇帝恐怕会把满朝文武都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