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道:“这并不是寻常铜钱,乃是雕母钱,故而以纯铜所制,呈金黄色,而非寻常铜钱的棕黄色。从厚度大小看,雕母钱又比寻常的铜钱要厚重些,也要大上一圈。民间有足够的优质铜钱流通,乃是国家富庶、财政健康运转良好的象征。皇家珍宝万千,不如雕母钱意义深重。孙女谢皇祖父赏识。”

太上皇气闷地挥挥手,不说话。

下面有很多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不想,离了太上皇跟前,妙玉就向皇帝进言:“父皇,皇祖父禅位以久,当年铸造的铜钱早已磨损不堪。儿臣恳请父皇,全面淘汰前朝铜钱,使用父皇的瑞安通宝。”

大太监权昌听说,当时腰就弯了三分。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看皇帝,没说话。

在皇帝跟前呆久了,就是原本粗苯不堪,可是听得多了、看得多了,细细琢磨开了,有些事儿就懂了。

别的不说,就说这铜钱的事儿。刚开国的那会儿,为什么使用实物税?还不是钱荒闹的?

现在可好了,大量的铜钱被运回京师,铸造成优质铜钱,流入市场,而另一边,前朝的货币还在市场上流通的,已然不多了。

铜钱,其实是一张很重要的名片,告知天下,当今天子是谁。

回收铜钱,尤其是回收太上皇时期发行的铜钱,不仅仅是为了稳定天下财政,更是为了进一步削减太上皇的影响力。

这才是最狠的。

当然,妙玉会提出这样的建议,自然是在告知皇帝,她就是拿到了太上皇的母钱,她也不会私铸铜钱。

权昌很清楚私铸铜钱意味着,那可是大笔大笔的财帛。易地而处,权昌可不认为自己能忍得住这样的诱惑,更别说向皇帝提出这样的建议了。

皇帝果然很高兴。

“端慧所言甚是。”

妙玉笑笑,又道:“父皇,雕母钱虽然看着不起眼,实则事关重大,女儿希望,父皇能替女儿保管些时日。”

皇帝看了她一眼,当即应了下来,却又赏赐妙玉许多珍奇古玩。

同时,皇帝也把回收旧币的任务颁布了下去。

大概是母钱一事给了不少人启发,这次宴会不久之后,就有人弹劾泉州市舶司提督贪腐索贿。

御史台立刻要求这位提督避嫌,市舶司的工作交给其他人。

谁都看得出来,这是针对妙玉行动的一次试水,偏偏对方举荐的人是詹事府左庶子。只是对方明面上是给太子造势,那么,妙玉必须退。

她不是正统。

到了她这个位置,是非曲直不重要,重要的是政治。所以,妙玉必须退。

好在这位詹事府左庶子是一位十分公正又廉洁的人,上任之后,并没有做多余的事,反而萧规曹随,按照既定章程办事,倒是保证了泉州市舶司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