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诗自然知道他们都是诚心实意为她好,但是这份好不是她想要的。
晚上她坐在灯下回想着白日姨母教她的一些东西,想着想着,忽然江郎的身影钻了出来。
她没有见过那个冯郎,但是这个江郎的外在条件至少比身材样貌都平平的阎万圭强许多的。
见了几次面,没什么交谈,却也看得出是个知书达理的郎君。大嫂娘家村上人,大嫂必然熟悉。说品行好,他品行就不会差。
今日他说母亲病情好转,大嫂却说活不过二年,看来也是用药吊着命。
父亲早亡,生活本就艰辛,读书更加重困难,母亲又病了几年,可见生活不易,也难怪几次相见他都穿着那一件洗得泛白的旧衫。
二十四五都没有娶妻,一来可能是他娶不起妻,二来也是没人愿意把女儿嫁过去吃苦受罪。这样的家境,估计就算是她愿意嫁,舒父也不会同意。
说什么只要不傻不残就会将她嫁了,到时候多陪些嫁妆,那也是她刚回娘家流言蜚语正盛之时急着将她送出门才做的打算,只为了不丢他的脸。
现在她不在家,事情也过去半年,又遇到冯郎这个他千般看好的郎君,他就会有其他的打算。
她轻轻叹了声。
面前桌上的灯芯炸了下,她收回神,才意识到自己刚刚都想了些什么。
不禁羞愧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这都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不过见了几面,不过大嫂提了这么一茬,她竟然想到嫁给江郎。
想嫁人想疯了不成?
无论江郎还是冯郎,她都不嫁,她现在就挺好。
三郎回去后几日,舒大郎又过来了,说辞虽然不同,但是目的相同,都是人让她回去嫁给冯郎。
她依旧推脱未回。
又几日,舒母也过来,同样劝着她回去嫁人。她未答应,舒母便在城内住了几日,一边和赵二娘叙叙姊妹情,一边劝她。
唐小诗就是坚决不回,冯郎此人她不嫁。
劝不下她,舒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训斥她:“冯郎那么好的儿郎你不嫁,你还想嫁什么样的?你不是未出过嫁的小娘子,又不能生养,能有人愿意娶,你就嫁了算了。冯家家境不错,也不亏待了你,你难道真想在娘家呆一辈子吗?”
唐小诗闻言心中忽然一阵抽痛,忍不住抬手抵着心口,呼吸急促几分。这疼痛来的真实,却又超过她原本的感情,是舒恬身体反应无疑。
这几句话外人嘲讽讥诮就罢了,自己的亲娘竟然也跟着嘲讽,拿话噎她。别说舒恬会心痛,她听了也心痛难过,满腔怒气。
“我不能生养也不是你们能随便将我嫁人的。”她怒怼,“我不会呆在娘家,我嫁不出去就是到庵里当姑子也不呆在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