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温体仁笑得三分无奈、三分自嘲、三分叹息,还带着一分恐惧,他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皇上根本不怕他想,若是被看了出来,也许还会得到他喜欢的元青花一套,皇上用来安抚他不知为何闲下来才会天马行空的小心思。

温体仁躺在床上放空了脑子,他想自己不是多想了,而是站在一个不像皇室中人的帝王身边久了,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中也多少接触到了那位的真面目,乍一看好像是一汪清水,才发现其实是莫测的大海。若是你明白皇上最不想做皇上却做好了一位皇上,那么也会惶恐,连至高之位也满足不了一个人的心,他的目光看向的是你不懂的远方,做这位的首辅没有强大的内心,几乎不能胜任。

温体仁明白了孙承宗的感觉,他想这辈子活到现在还不算老,却也累了,有些力不从心了,他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可惜他好像没有那样的一技之长。也许他与皇上,在史册上会有一份君臣相得的佳话,而他却也知道某一天当一位能跟上皇上脚步的人出现,他就要做那位的前辈,为他铺平道路了。

三日后的殿试上,诸位考生拿到了题目的时候,都差点忍不住要抬头去看看坐在龙椅上的皇上究竟在想什么。这个题目翻译成一个通俗的版本就是‘对于大明的海岸线你有什么看法?这些年对于海上的情况清楚嘛?厦门那头海盗们的争权夺利,你们明白嘛?外国人打来了,你们怎么看?’

朱由检在上面看着下面这些考生调色盘的脸色,觉得自己果然萌萌哒,能为难住这些弄懂四书五经的人是件倍爽的事情。

雨化田在卫所中想着早上看到一眼的殿试题目,也露出了一个笑容,希望考生们能招架住朱由检的恶趣味。

☆、第九十七章 (二更)

底下的考生们就算对于这个题目有满腹的抱怨,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卷了。

明朝的发展到了这个时候,对于沿海的关注真心不多。成祖当年的郑和下西洋已经是前尘如烟,后来的倭寇侵边还有海禁政策让大海隔开了大明与外界的交流。

当然如果谈到大明对于大海的看法,不能从朱棣开始算起,而是要追根溯源到朱元璋身上才行。这位对于商贸的态度真的是不好,他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也试图牢牢束缚住整个大明可能发生的变动,在最初的皇室训诫中,朱元璋就定下话来,‘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按照朱元璋的话,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因为明朝建立之初其他的残余敌对势力利用大海来围困大明,并且有太多的倭寇骚扰沿海,所以那个时候朱元璋绝对不喜欢与大海打交道。他也认为那些大海之外的国家,本就是弹丸小国也是番邦之地,根本没有什么良田沃土,对大明既没有大的威胁,也没有大的帮助,所以不要与他们来往,特别是民间私人是绝对不让做海上生意的。

即便是有贸易,也只是朝贡贸易,就算是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也不是为了自由通商。

然而,大势所趋不是一个人阻挡了的,特别当那些也是利益所趋的时候。16世纪日本发现了银矿,大明的流通货币正是白银,于是商人想把它运进来,但是海禁的这道坎拦住了他们,于是他们只能开始非法走私。

朝廷当然要管制,在这样的争斗中,沿海的氏族开始想办法武装起来,又正好恰逢日本的割据将军们都想要扩充人手,于是大明沿海的氏族发展成了海盗,顺理成章地与日本联手了,也就有了倭寇侵边。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直到1567年,隆庆皇帝登基后才开放了海禁,虽然只是一个小港口,但是隆庆开关打破了民间不能私人海上贸易的藩篱,事实也证明了这样一道小口子,却收获了许多的真金白银。

可以说直到1630年,朱由检对着这群不知海事的考生时,在没有商税的明朝,就靠着那些田赋入国库,还要养着宗室又是接连的打仗,如果没有这一百年来海上利润给明朝的财政帮了一个大忙,要不早就入不敷出了。

可惜好景不长,就算有了一道小口子被打开了,朝廷在海上的力量越来越弱,并且当年的开放政策中严格禁止了与日本通商,理由自然是因为那里是海盗与倭寇的大本营,怎么可以与那里做生意。于是就要在大明之外的地方找一个中转地,自然就是台湾。

同时这个时候,欧洲人来到了大明的沿海,于是在走私与中转地之后,他们有了第三个选择,就是让欧洲人做中转点,来到这里的葡萄牙人也很快找到了立足的方式。这样就可以看出来在台湾一带的海盗,与欧洲来的葡萄人、荷兰人之间,不是合作伙伴而更多是竞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