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算民间斗成了一锅粥,朝廷自己在海上的力量却每况愈下,同时他们的眼中始终没有纠正那个理念,海上贸易或者是商贸都似乎是歪门邪道,不值得用心对待。对于这样的现状,朱由检不去多想背后究竟是朝臣眼光所限,还是几任的君王无道,或者还有那藏在深处聪明人之间的心照不宣。因为这个东西赚钱,所以不让皇上接触到,反而要闷声不肯的大发财。这些都不重要,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理由,现实是朝廷可战的海军几乎是零。
就在一个月前,荷兰人趁着大明沿海的海盗内讧突袭了厦门,可是更加搞笑的是就在几天前朱由检接到了要封赏荷兰人的奏章,理由是荷兰人帮忙平息了李魁奇这位海盗的势力。
对于现在厦门与台湾一带的几支海盗势力,你说他们是土匪也不尽然,但是你说他们与朝廷是一条心的,那也不可能。势力最大的郑芝龙在朱由检登基的第二年就归顺了朝廷,但是那种归顺只是名义上的。
说起这些海盗的事情简直是一团乱麻,从里面勉强理出一个头绪来,只能归结成为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奔向利益的人。郑芝龙许是怀揣过劫富济贫的理念,从几艘破船走到一个横行台湾海峡的海盗头子,他下令不许伤害百姓,更是严格规范了自己的手下,福建一带就有上万因为饥荒的百姓投奔于他。
而当荷兰来到大明沿海,希望可以从中获利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后,与郑芝龙当然也对上过。朝廷也拉拢荷兰,企图对抗郑芝龙,不过明显郑芝龙更技高一筹突袭了厦门。三年前朱由检根本腾不出手来对付郑芝龙,朝廷也是采取了招安的方法,这之后郑芝龙就是朝廷的官员,可以招兵买马,授权他平定台湾海峡之事。
海峡上当然不只他一个海盗,郑芝龙归顺了朝廷,他手下曾经的指挥官李魁奇又被一群海盗推选为新的掌舵人,也是这次朝廷又联合了荷兰人击溃的人。可是李魁奇之所以会这么快被击败,也是因为海盗内讧,刘斌与他反目了,当李魁奇被抓,刘斌又做了海盗头子,开始与郑芝龙对着干了。
“当——”铜鼓一敲,夕阳要下山了,殿试的时间也到了,众位考生都搁下了笔,明显大多数人的脸色都不算好,不用相互看,都知道这次的考题很坑人。其实他们也闹不明白,照理来说殿试的题目是内阁拟定了之后给皇上批复的。这几年沿海难道有大事?大到了内阁们都用它来做考题了?也不知道温体仁大人是怎么想的。
温体仁属于躺着中枪,他除了呵呵哒,还能说什么,皇上要考这个,徐光启对西洋感兴趣,毕自严也想赚洋人的银子,文震孟看不惯海盗没有礼教总是反反复复的无常性子。他能说什么,说多了都是泪。
不过等到明天过后,他们也能知道自己的名次了。
殿试的后一日阅卷,第三日就发榜了,有再多的疑问等上一天就知道了。
然而批卷子的那些大臣们脸色不太好,原因自然是皇上就坐在首座,美名其曰要为了他们分担一些,这次所有的试卷他们批阅了后,皇上都要亲自过目。不过朱由检大方地表示自己不会参与到前三甲的评分过程中,你们选你们的,朕看朕的,就是想要第一时间知道这些考生的水平如何。皇上你不用这么积极的,真的!
“在看卷子前,朕随便说两句。”朱由检让王承恩给每个大臣发了一叠纸,今天有资格批阅殿试卷子都是重臣,“这几天都没有朝会,有些事情没有及时与你们说,福建厦门又打起来的事情,你们恐怕知道的不清楚。李魁奇被抓了,于是厦门那头上书说要给荷兰人办一个嘉奖仪式,赐予他们一块匾额,以表彰他们抗敌有功。朕听了之后很想笑,当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几年前朕就想笑,但是那个时候朕对沿海的事情不熟悉不敢笑,就怕贻笑大方了。这次却是真的敢笑了。大明的海边有了大明人组成的海盗,我们却靠着荷兰人抓住了一个海盗头子,还要好好谢谢荷兰人的帮忙。”
“那么朕就有一个疑问了,现在平息海峡之乱是原来的海盗郑芝龙,帮忙的是荷兰人,那么我们自己的军人呢?都死绝了?这些年海禁海禁的叫着,你们说那里是番邦小国才争的蝇头之利,你们也说那里是海外未开化之地,不值得一顾,但是为何那里的一笔买卖就能抵上国库一月的收入。这样的利润若是小利,那么都放给了海盗岂不可惜。若不是小利,从前那些因为惧怕打仗而要海禁的人,真的是为了朝廷好吗?莫不是想等着朕不管沿海了,能往自己的口袋中捞钱吧。还是与晋商的事情一样,都是背着朝廷中饱私囊,私通海外了!”